助力臺商趕搭TD-SCDMA列車
字號:
超越單純導航功能 GPS手機熱炒差異化競爭

  時間:2008-01-09 11:14    來源:北京商報     
 
 
  在手機領域,不少業內人士看好GPS將繼拍照、音樂之後成為手機的又一殺手級應用。然而直到近期,隨著天語G86等一批國産GPS手機的上市,這個被各方寄予厚望的産品領域才開始顯露出崢嶸。

    價格難成真正瓶頸

    事實上,國內消費者對於GPS並不陌生,業內人士普遍認同由於價格居高不下,導致過去6年裏GPS及GPS手機在市場表現上始終只是“亮點”而沒能成為真正的“熱點”。

    早在2001年首創前鋒等便開始將GPS手持終端引入國內,2004年聯想、多普達等廠商在各自的高端智慧手機上裝載了GPS功能,這也是國內最早的GPS導航手機。然而無論是GPS終端或者GPS手機,其動輒三、四千元甚至更高的售價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即便到了2006年,一台GPS終端加上導航地圖軟體的實際售價也在2000元以上,這一價格甚至高於同時期主流手機的市場均價。

    天語手機市場部經理吳顥卻表示,價格只是表面瓶頸,而此前制約GPS手機真正成為熱點的原因,主要還在於技術瓶頸以及廠商在挖掘消費者需求的誤差。吳顥認為,GPS手機不能只用來指路,比如天語G86,它除了導航功能外更能幫助用戶找到指定地點周邊的住宿酒店、特色餐廳、停車場等實用資訊。

    成熟方案拉低手機價格

    雖然比先前的期望滯後了不少時間,然而業界對於GPS手機的熱情並沒有因此降低。聯發科技(MTK)新聞發言人喻銘鐸透露,MT3318手機方案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産出貨以來銷售量持續上升。

    喻銘鐸同樣認為,價格因素並不會是未來推動GPS手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此前GPS功能面向的用戶以換機的中端用戶為主,這些用戶對於價格的要求是合理而非最低,在合理價格範圍內他們更看重品質。早在去年5月天津電子元器件展銷會上,就出現了為數眾多的、市場預計售價在1300元左右的GPS手機方案。喻銘鐸認為,GPS手機的市場售價在進入合理區間後將趨向於穩定,所謂的合理區間,也就是和現在主流中端手機的價格持平,根據功能的不同分佈在1500元-2000元。

    配套服務能力接受考驗 

    除了技術,廠商配套服務能力是GPS手機市場的另一大驅動力。對此,喻銘鐸表示,GPS手機必須超越單純的或者説簡單的導航功能,才能獲得充分的市場空間、從而真正形成氣候。這也是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GPS業務發展較為成熟的共同規律。從這個角度上説,天語的G86可以説是國內市場第一個成功打破慣性思維的産品。

    喻銘鐸透露,聯發科技正在完善提供給客戶參考的GPS地圖軟體,其中包括把地圖做成車載版和普通用戶版,這樣一來不但能幫助終端廠商去挖掘並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而且對於日後終端廠商進行産品差異化開發也將是個非常好的參考。
 
編輯:胡珊珊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