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臺商趕搭TD-SCDMA列車
字號:
失衡的中國3G人才結構

  時間:2005-11-09 14:18    來源:     
 
 

  ——計世資訊發佈《2004年中國3G人才市場研究報告》

  未來兩三年,中國將進入3G基礎建設的高峰期,但在大眾關注的3G開工時間、3G牌照發放的背後,有更多基礎建設與測試需要作好準備,其中包括3G人才的建設。

  日前國內權威研究機構計世資訊(CCW Research)近日對外公佈了《2004年3G人才市場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在社會都將3G何時開工作為關注重點的同時,3G的基礎應用環境仍然薄弱,尤其是在3G人才培養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保守估計,隨著3G工程大規模建設和應用步伐的加快,3G人才的市場缺口將達到50萬以上。

  一、3G人才缺乏衡量標準

  對於電腦、外語等專業技術人員的考核,社會上已經具備一系列完善成熟的評價體系,如電腦水準考試、英語等級考試等等。而3G人才的判別到目前為止還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社會上只有摩托羅拉工程學院等少數的專業機構有比較權威的3G認證,但總體上3G社會培訓體系的覆蓋面尚小。

  我國的3G的研究和建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才數量極少。以工作經驗來作為考核標準難度大,實施效果差。大量準備進入3G領域的相關人才缺乏相應的資質證明,而被擋在門外。如果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將造成3G在大規模應用後的人才考核體系的混亂,限制3G的健康發展。

  二、3G人才結構分佈不合理

  一方面,3G人才在總量上存在很大的需求缺口,另外一方面在區域、企業的分佈上記不均衡。

  3G人才企業分佈:中國3G市場的人才分佈呈現寡頭壟斷的特徵。大量的3G人才集中在少數企業。其中電信設備廠商網路了3G人才的絕大部分,為50.7%,其次是電信運營商,為29.9%,其他3G相關企業的3G人才儲備比例不到20%。

       

             圖1 中國3G人才的企業分佈

  3G人才區域分佈:3G人才區域明顯失衡,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城市的人才擁有量就佔到全部的79.9%。北京的3G人才儲備佔到全國的30.2%,上海列第二位為27.8%。管理人才和市場行銷人才主要集中在這兩個城市。由於國內的電信設備廠商華為和中興都位於深圳,同時兩個企業儲備了大量的3G相關人才,因此深圳的3G人才儲備超過廣州列第三位。3G人才區域分佈的失衡將直接影響到3G的實施效果,尤其是在一些人才匱乏的地區,3G業務的開展(尤其是市場推廣和業務管理)將會明顯滯後。

    

            圖2 中國3G人才的區域分佈

  三、複合型人才偏少,需要其他專業的人才的加入

  調查顯示,電信運營商在3G業務的開拓上,最為需求的人才是複合型人才。這種複合型人才具有承上啟下,開拓創新的能力。只有複合型人才才能夠即熟悉傳統的電信技術,又精通3G技術。即能夠把握現有的客戶的應用需求,又能基於3G應用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這就需要社會上大量的其他專業人才(如法律人才、財務人才、行銷人才、管理人才等)在掌握自身技能的同時,也掌握3G的相關知識。

       

            圖3 國內3G人力的需求程度

          1:代表非常充足,10:代表非常短缺

  四、建立完善的社會培訓體系是解決這一難題的必由之路

  國內對於3G的關注,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象。設備廠商熱,最終用戶冷;開工時間討論熱,基礎條件冷;3G行業熱,配套行業冷。

  對於3G的建設應用其實是一個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需要各行業的採用。靠傳統的學院式的培養體系,不但不能滿足3G對於人才數量上的要求,也不能滿足對複合型人才的要求。只有充分利用社會培訓體系,進行社會認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

  對於3G社會培訓體系的建設,可以參考電腦培訓的成功檢驗,即可以借助知名電信設備廠商的培訓體系,如摩托羅拉等,也可以借助完全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除在電信運營商、設備廠商內部推廣之外,可以在相關的行業和企業用戶推廣。 

(來源:新浪科技)


 

編輯:越翎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