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臺商趕搭TD-SCDMA列車
字號:
陳金橋:中國3G發令槍還沒有響

  時間:2005-11-09 11:19    來源:     
 
 

  資訊産業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長陳金橋日前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3G現在確實已經到了萬馬奔騰的時期,但是證明的發令槍還沒有響。這是因為,3G在中國有著獨特道路。第一,沒有抉擇的時間表,第二,技術上一直是徘徊,態度不明朗。

  中國發展3G獨特的道路,首先是發展的起點不同,中國的市場需求層次差異很明顯、很分散。另外,中國還有區域城市的差異,出現了網路資源過剩與短缺並存的情況。

   3G不過是在行動通訊中的一個階段,是有生命週期的。當然中國可以用替代性的技術,比如無線的業務網路技術,但是當前不太可能代替,更多的是互補性作用,這個階段從當前來看,還是不太可能跨越的。

  在中國,3G演變路徑與國外不同,三種技術標準共存競爭,過度升級,路徑依賴,建設網路,差異起點,強制和倡導網元、資源共用。

  同樣,3G發展目標也不同:壯大産業鏈,提升競爭力,增強差異化競爭,提高國內産業標準,增進消費者福利,降低成本,創造價值,增強差異化競爭,改善客戶滿意度,中國的電信産業有著多重的發展目標。

  供給與需求問題、競爭開放問題、國際國內的問題都是政府在3G決策中要充分考慮的。

  全球的3G網路整體並沒有成熟,是否成熟取決於多種條件,包括漫遊性、計算的穩定性、市場的成長、業務類型的多元化以及服務客戶的保障,以這些標準來評價,全球幾乎所有的商用3G網路都沒有步入成熟期。在歐美,現在3G網路佈局達到18年以上,但是盈虧平衡始終沒有達到預期,因為需求啟動不了,在歐洲很多高端商務人士拿的還是單模的手機,這個市場怎麼培育?日韓有相關應用是由於他們在2G的時候對數據移動要求已經比較高了,而中國這方面比較弱。

  中國的3G時代多元性,可能比2G時代更加複雜,因此在漫遊、互聯、共用、資費等方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中國3G現在確實已經到了萬馬奔騰的時期,但是證明的發令槍還沒有響。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劉葳漪)


編輯:越翎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