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1970年5月,國務院批准將房縣、興山、巴東的24個公社和2個藥材場、1個農場劃為神農架林區的行政區劃,是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省轄行政區。1971年劃歸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72年3月復歸省轄,1976年5月劃歸鄖陽地區革命委員會管轄,1983年8月又復歸省轄。1980年11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撤銷神農架林區革命委員會,1985年巴東代管的下谷坪、石磨、板橋河3鄉移交神農架林區。
神農架林區現轄5鎮、3鄉,67個行政村、7個居民委員會、328個村民小組,1個國家級森林及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1個林業管理局,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其中5鎮為:松柏鎮、陽日鎮、木魚鎮、紅坪鎮、新華鎮;3鄉為:宋洛鄉、九湖鄉、下谷坪土家族鄉。
神農架林區從印支運動末至燕山運動初,發生了強烈的褶皺和大面積的掀斜,奠定了區內的地貌骨架。第四紀氣候的冷暖變化,在部分地段殘留了冰川地貌,致使區內地貌複雜多樣。林區山巒迭嶂,溝壑縱橫,河谷深切,山坡陡峻,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神農架山脈近東西向橫垣于神農架林區西南部,以神農頂最高,高程為3105.4m,也是華中地區最高點;林區最低點為下谷坪鄉的石柱河,高程為398m,相對高差2707.4m。根據區內地貌形態特徵和成因類型,可分為構造溶蝕地貌、溶蝕侵蝕地貌、剝蝕侵蝕地貌、堆積地貌等四種類型的地貌單元。
神農架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亞熱帶氣候向溫帶氣候過渡區域。全年輻射103.7千卡/m2,全年日照時數1858.3 h,日照時數及總輻射量隨著海拔的增高而減少,年均氣溫無霜期因海拔不同相差很大。年降水量在800—2500mm之間,水量隨海拔的增高而增加。春夏之交常有冰霜發生,一般從9月底至次年4月底為冰霜期。區內平均年蒸發量500—800mm,乾旱指數為0.50—0.53。全年80%的時間盛行東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