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風鄉俗
 
 
五台民情鄉俗

  時間:2006-04-29 10:41    來源:     
 
 

          五台縣人老實忠厚,勤勞儉仆,待人純真善良,不會客套,辦事小心謹慎,辦則求成,遇逆常可強忍,怒則難禁。
  
  衣食住行,力戒奢侈。解放前,農家衫褲鞋襪,多以平山粗布針工縫製,襖為大襖,綴以桃結扣,絕大多數人穿貼身背心,俗稱腰子,鞋為圓口鞋,有“兩道臉”,青壯男子,腰加一條腰帶。暑去冬來,則以毛氈為帽,羊皮為衣,坎肩皮襖,度冬必備。經濟富足之家,以穿市布為榮,黑緞小帽,視為佳品。解放以後,衣著急驟改變,無論農工商幹,皆以滌卡、滌綸、花達尼、花嗶嘰為衣,著毛料呢絨者亦為常見,布鞋布襪,亦為皮鞋、膠鞋、布鞋、塑膠鞋以及線襪、尼龍襪所取代,青年婦女,則罩上了五顏六色的方形頭巾,且又增添了棉、皮大衣和線衣、皮手套。五台人的衣著,已漸由淡裝轉向艷服了。
  
  五台人一向省吃儉用,早晨和子飯,中午雜燴菜,晚上紅稀粥,三餐俱以玉米麵、高梁面為主食。冬酸菜,夏野菜,一年四季老鹹菜,均用自種蘿蔔、蔓菁等腌制。白麵(小麥麵)、大米,除節目和待客,常年罕見。每有客到,多以煮油糕、燴粉絲(由山藥粉面自製)、炒雞蛋、煎雜菜接待,盛飯以滿大為敬,就餐有以剩為飽。夏秋季節,人們往往端飯到街,邊吃邊談,説説笑笑,饒有風趣。食物當中,東冶的饃饃(白麵),大興的糕,靈境的顆子(莜麥),豆村的面(莜面),則為全縣馳名。
  
  住宿以木結構房屋居多,黃土坡以北,多為磚墻瓦頂;東治地區,則為土墻平房;清水河兩庫,常常以石旋洞而居;大部分地區,亦有靠崖掘窯而宿者。解放前,住房一連三間居多,內分裏外間,裏間一間,存放糧食和日用什物;外間二間,一炕一地,擺設箱櫃,且置灶臺,是人們的生活起居之所,單間住屋,均砌對門火炕,往往充做新婚洞房。臺懷地區稍有不同,建房低矮,一堂兩屋。解放以來,建房佈局,連排房(正房)院子代替了四合頭院子;屋內結構,多設套間或後洞,既講究了衛生,又方便了生活。庭院之中,古以前槐後榆為佳,栽楊植柳為不祥。今天,人們注重經濟價值,新建庭院中栽北京楊和加拿大楊的比比皆是。建房當中,在用土築墻時墻頭刻字,立架上樑時有張貼對聯的習慣,一直沿襲未變。過去對聯上寫的是“上樑喜逢黃道日,立柱正遇紫微量”等話,現在寫的是“穩如泰山,堅似磐石”等話。説明鄉風鄉俗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
  
  五台地處山區,過去交通不便,出門以步行為主,再則騎驢,偶有坐轎車者,多為頭面人物。現在,黑色油路和鄉村公路通往四面八方,自行車已成為極普遍的代步行工具,公共汽車亦為多數人乘坐,然而,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過去的習慣,若路途不遠,寧步行,不坐車。
  
  自給自足是五台人的生活傳統。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多數人家自種煙葉(小蘭花)和油料,並自己製作食油、燈油和醬醋,很少出錢購買。若遇必須購置的生活必需品,則以糧換物,或者糶糧得錢,再行購置,力爭不求於人。那時,小農經濟的生産方式十分明顯,農忙務農,農閒從匠是極為普遍的現象。所以,全縣具有多種匠藝人,如蔣坊的瓦匠,五級的木匠,虎漢的鐵匠,龍王堂的泥匠,唐家灣的氈匠,臺懷鎮的銅匠,南茹材的塑匠,槐蔭村的布袋匠,大王村、安家村、峽口村、前堡村的編織匠,東冶的紙匠、泥匠、銅匠、皮匠、壺皮匠、小爐匠等等。建安地區的瑤池、張家莊,釘稱、張籮、釘盤碗者很多。他們挑擔四齣,沿村獻藝,早為遠近聞名。無技為匠的農民,牽驢馱炭是冬天的主業。他們以此積攢“過年”用品,辛苦備至。解放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漸趨解體,商品交換的範圍越來越大,貨幣的作用與日俱增。以糧換物的現象仍然存在,但均以市值為準。勞動習慣亦有改變,過去,以黃土坡為界,下善擔,上善背;現在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擔與背逐漸向平車載運過渡,大大解放了生産力。
  
  一般來説,富不喜外,窮不嫌鄉,重男輕女,族村自衛,是五台人的特性。五台人心地善良,為人忠厚,但不善於交際。農村中,男子同男子之間,女子同女子之間,多結有數友,俗稱攀乾親。凡攀乾親的,男子稱朋友,女子稱實弟妹,對方的父母則稱為老幹和乾娘。親朋見面,多不握手,常以笑臉待之,問話則以“孩子發結莊稼好”為主要內容。若遇生客,謙恭之態則為禮,不嫻寒暄之詞,但尚微笑相迎,給人一種憨厚的印象。

 來源:中華網

編輯:木樨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