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海南省積極在全省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通過加強領導,建立機構,廣泛宣傳,積極引導,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加大投入,強化監管,優質服務,海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到2006年7月1日,海南全省18個市縣和洋浦開發區都已經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佔全省市、縣(區)和鄉鎮總數的100%,比全國提前兩年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農民達362.72萬人,佔全省農業人口的72.35%。已有20.77萬人次從中受益,補償金總額達到3644.91萬元,參合農民住院補償平均每人次報銷813.42元(全國為783.6元),佔其住院實際發生醫藥費用的29.47%(全國為23.2%),有效地減輕了農民群眾的疾病經濟負擔。
海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點到面快速推進,其主要特點是:
一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對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高度重視,政策措施得力。2005年5 月20日衛留成省長主持召開省長辦公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步伐,力爭比全國提前兩年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省農村居民的工作目標。2005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五指山市召開了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省合作醫療工作,並下發了《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意見》(瓊發[2006]3號),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年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領導,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和加快進度,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全力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二是省農村合作醫療協調小組辦公室、海南省衛生廳主動協調,積極建立多部門的互動合作機制。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今年全省都要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要達到300萬人以上的工作部署,省農村合作醫療協調小組辦公室、省衛生廳,一方面積極爭取向衛生部、財政部要求將我省試點市縣全面納入中央財政預算范圍;另一方面積極主動地與省財政廳、省民政廳和省地稅務局聯係溝通,當中央2006年只同意我省增加3個試點市縣時,為了落實上述工作目標,經協調省財政廳及時追加了2006年度合作醫療資金預算4600萬元,省民政廳承諾農村醫療救助制度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同步推進,省地稅務局也明確表示基層農稅部門全力以赴投身農民參合金的收繳工作。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市縣工作目標的落實,省農村合作醫療協調小組辦公室、省衛生廳領導經常深入各市縣,與當地黨政主要領導進行協商,明確各市縣工作目標,要求市縣根據工作目標安排財政預算,落實經辦機構及人員編制,並及時指導各地開展工作。
三是加大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大力扶持發展農村市縣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海南省財政廳積極履行公共財政職能,積極籌措資金,一方面是及時足額地安排好省本級合作醫療補助資金和專項工作經費,確保我省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為了加快進度,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合作醫療,省財政廳承諾對未能納入中央財政預算補助的開展合作醫療的市縣給予支持;同時還對超額完成農民參合目標、本年度預算缺口的市縣給予一次性的財力扶持,兩項合計省財政預算增加了2600多萬元。
四是各市縣(區)黨委和政府加強領導,因地制宜,精心組織實施。各市縣黨委和政府站在執政為民的高度,深切關注農民健康,切實加強了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領導。各市縣(區)都建立起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衛生部門主管、多部門分工協助的工作機制。通過建立健全領導和管理機構,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發動,積極引導農民參合和實行工作目標責任制等有效措施,扎扎實實地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來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編輯: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