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臺商:希望包機“不再是新聞”
 
 
  來源:      日期:2006-09-30 13:10

 

  對於今年打算回臺灣過中秋節的大陸臺商來説,返鄉之路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中秋包機。

  看到中秋包機能順利啟動,上海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覺得很欣慰。“兩岸通航最怕‘原地踏步’,今年有了中秋包機,算是一大進步。”葉惠德説。

  這位十幾年前就來到大陸投資的知名臺商,近幾年一直在為兩岸包機而呼籲奔走。從2003年臺灣民航客機首次執飛臺商春節包機,到2005年“不經停第三地”的兩岸包機對飛,再到今年的貨運包機、“人道包機”和中秋包機,兩岸空中“屏障”的逐步消除令他倍感欣喜。

  3年前,葉惠德曾以乘客身份見證臺商春節包機首航,他當時所持的機票至今仍收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去年,他的一句“島內為直航預備的飛機恐怕都長滿了銹”,曾令許多深受輾轉之苦的臺商動容。

  “如果包機出發時間靈活而不局限在中秋,且班次更多、航點分佈更多,對於臺商來説才是最大的實惠。”葉惠德説。

  實際上,對於像葉惠德這樣將發展事業落腳點選擇在上海的數十萬台商來説,他們最終的願望是實現兩岸真正意義上的“直航”。

  如今已經在上海定居的臺商曹晨平,因為生意的關係常常需要往來于兩岸之間。對於往返路途的漫長,以及為此多付出的精力和金錢,他頗多體驗。

  “往年的春節包機,以及現在的中秋包機,都被兩岸的媒體當作重要新聞連篇累牘地報道”,曹晨平説,他希望有一天包機“不再是新聞”,“對於大陸臺商來説,這才是真正的福音”。

(來源:新華網 記者 潘清)

編輯:李學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