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湘臺攜手燃放“世界禮花”—石景中

  時間:2008-11-14 17:17    來源:台灣網     
 
 

10年前,香港回歸祖國時維多利亞港夜空璀燦的焰火,曾使那歷史時刻更顯輝煌;10年後,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一週年晚會上,天安門廣場壯觀而奇幻的焰火,再次讓世人驚艷。近些年來,但凡國內外重大慶典,焰火總是不可缺少的絢麗風景。而這綻放焰火的禮花彈(煙花),大多來自中國瀏陽。——題記  

 

圖為昇利集團總經理石景中抓拍的禮花燃放現場效果。捕捉禮花的奇幻瞬間是他的愛好。(張弛 攝)

 

  台灣網11月17日湖南特寫   瀏陽,是花炮始祖李畋的故鄉,生産鞭炮煙花已有1400多年曆史。而這傳統産業融合現代科技,地方産品獨步世界舞臺,則是近些年的事。特別是臺資企業進入以後,促進了傳統技藝與先進科技的結合,産業升級改造加快,瀏陽迅速發展成全球煙花産業“龍頭老大”。

    “景泰煙花”是湖南第一批臺資企業。1989年,在臺灣長期從事煙花業的石仲先生來到瀏陽。他發現,這裡的鞭炮煙花生産,擁有大批熟練工人和比較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技術和管理水準相對較低。如果把自己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與當地傳統優勢結合起來,一定可以讓瀏陽古老的花炮産業煥發新的光彩。

  不久,石先生投資的景泰煙花廠投入生産,當年就實現銷售收入400余萬元。從此,石氏産業迎來了一個跨越式發展期。十幾年間,煙花廠發展成了擁有四家公司、五家工廠,經營花炮煙花製造、進出口貿易、大型焰火燃放等多個行業的“昇利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禮花彈生廠商。

  隨著其他臺商和外來資金、技術的跟進,瀏陽花炮也進入一個跨越式産業升級時期,由手工作坊式普通花炮生産,發展成技術含量高、品種多樣化的現代煙花産業。産品由過去2000多種增加到16個大類、6000多個品種,能夠滿足世界各國、全國各地多層次燃放需要。今天的瀏陽,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煙花生産基地。由中、美、英、法等13個世界主要煙花産銷地發起成立的國際煙花協會(International Fireworks Association 簡稱“IFA”),將總部設在瀏陽;煙花産業相關技術標準,出自瀏陽;隔年一次的瀏陽國際花炮節,更被看成世界煙花業界的一大盛事。

  目前瀏陽鞭炮煙花年産銷額已近80億元,計劃2008年過百億,稅收佔瀏陽市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全市鞭炮煙花年總産量佔全球的七成,年出口量佔全國同類産品的三分之二,産品銷往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居全球之冠。美國燃放煙花標準實驗所總裁羅傑士先生曾感嘆:“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煙花能與瀏陽相比。”作為長沙地區惟一在國際上具有龍頭地位的産業,瀏陽煙花已形成了集生産、研發、運銷、焰火燃放及技術培訓于一體的經濟體系,僅在當地帶動相關産業實現的年産值就達40多億元。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的革命老區瀏陽,一躍而為全國經濟百強縣市之一,且連年保持湖南經濟第二強縣地位。

  “當時,我父親提出在瀏陽合資建廠的構想,立即得到當地政府的熱情回應與支援,從此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局面。”石仲先生的兒子、現任昇利集團總經理的石景中説,“非常佩服父親獨到的眼光,選擇了到大陸發展的道路,選對了瀏陽這個地方。”

  “開放引進只有從數量型轉向素質型,才能做出好文章、新文章。”瀏陽市有關負責人説。當初,他們出於發展本地傳統花炮生産的考慮,提出招商引資擴大産能,但很快發現,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單純的産量增長並不能保證市場擴展,而沒有市場就沒有生命力。於是他們很快把著眼點轉向引資與引智、引“制”並重,著力於引進技術和管理來促進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提高整體素質。在“景泰煙花”等臺資企業取得經驗的基礎上,瀏陽市大力扶持技術先進的煙花合資項目。通過技術嫁接改造老廠,引進技術發展新廠等方式,一批技術水準高、管理水準高的煙花企業迅速成長起來。1997年開始推行企業産權制度改革,鼓勵發展股份制企業、私營企業;1998年開始現代化、標準化工廠改造,制定了被稱為“瀏陽模式”的花炮企業標準;跨入新世紀後,又啟動了煙花産業集團化、規模化進程,實施鞭炮煙花産業整合提升戰略……過去那種以手工作坊式生産、粗糙型産品為特徵的産業形態,逐漸得到根本改觀。

  “到大陸發展,從事大陸的傳統産業,是個很大的挑戰,搞産業平行轉移肯定不行,必須有更高的起點,達到更高的水準。”好幾位在瀏陽取得成功的臺商都有這樣的感想。

  在美國取得MBA學位、又在海外跨國公司從業多年的石景中,初來瀏陽接掌“景泰煙花”時,也遇到了一些困擾:原有的設備和工藝顯得落後,技術人員缺乏,在當地同類企業中,看不出相對優勢。放眼海內外市場,石景中感到,必須站在産業發展的最前沿和制高點上謀劃與經營。在對企業管理進行改革的基礎上,先後引進比利時、美國等國家的先進生産設備,消化、吸收來自臺灣地區和國外的先進適用技術,對企業生産進行了根本性改造。同時,組建研發中心,引進一批專門人才,從事煙花新産品、新工藝、新材料研究,促進産品的結構改善和品位提升;組建了中國大陸第一支生産企業自己的煙花燃放隊伍,通過與國際燃放高手同臺競技,樹立品牌形象,帶動産品銷售;制定了企業品牌戰略,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申請註冊“昇利”商標,創建自有品牌,並在國內和歐美地區設立銷售公司,企業由貼牌生産轉為自有品牌生産,由依賴中間商逐步轉為直接對外行銷。這些辦法,使“景泰煙花”從生産到銷售都走上快車道。他們第一個將禮花彈生産引入瀏陽,率先走出自主行銷的路子,率先創出了瀏陽的煙花産品國際品牌……美國煙花商務月刊(Fireworks  Business)曾給“景泰煙花”多年的努力寫下這樣的評價:“‘昇利牌’煙花是美國最佳進口禮花彈。”

  成功企業的示範效應,既是瀏陽與臺灣合作的催化劑,也是煙花産業改造的推動力。“景泰煙花”在瀏陽的創新與發展,一方面引來了新的臺商,另一方面也帶動著瀏陽煙花産業的改造。近些年來,先後有近二十家臺資煙花企業落戶瀏陽併發展壯大,成為當地的骨幹企業。當初習慣了傳統生産、銷售方式的左鄰右舍,對“景泰煙花”的作法由並不理解逐漸變為積極仿傚,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運到了瀏陽,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自己研發新的煙花品種。一種競相上水準、上檔次的熱潮在瀏陽煙花行業興起,産業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現在,兼任瀏陽煙花爆竹總會副會長的石景中,有一個最大的心願——讓“瀏陽花炮”在世界上擁有更高的知名度。而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展示平臺。“身為中國人,無論來自哪,都希望能為北京奧運盡一份心意。”是的,許許多多人都在期待著,2008年“鳥巢”的夜空,能由瀏陽花炮帶給世人最絢麗的畫面與夢境。(台灣網 張弛)

 

 

景泰煙花為臺北101大樓穿上了新年禮服

 

 

 

各種國際煙花比賽上,瀏陽煙花總能給人驚喜。

 

 

瀏陽煙花綻放在義大利的夜空。

 
編輯:李典典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