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湖南的民族

  時間:2008-11-14 17:33    來源:     
 
     湖南是個多民族的省份,在境內居住的除漢族外,有50多個少數民族520多萬人, 約佔全省總人口的8%。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白族、回族等6個民族,佔到 了少數民族人口的99%。 湖南各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除古稱“華夏”的漢族是湖南的古老民族外,苗族、土 家族、侗族、瑤族等也是自古以來就長期生息在湖南境內的民族。回族、維吾爾族等少數 民族則是從外省遷入湖南的。各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湖南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湘西、湘南和湘東的邊遠地區,約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85 %,其餘15%的人口分散雜居或聚居於全省各地。如武陵山和雪峰山以西的山區,聚居 著98%以上的土家族和苗族人口。貴州高原余脈和雪峰山以西的山區,聚居著96%以 上的侗族人口。湘桂、湘粵邊界之間的山區是瑤族人口的主要居住地域。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畢際卡”。唐、五代時,該民族發展很快,勢力亦逐漸 強大,其首領被朝廷任命為刺史,掌管各洞溪。元、明時,設永順、保靖等宣慰司。清雍 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國家認定為單一民族。他們有自己民 族的語言,屬漢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主要分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 山、保靖、吉首、鳳凰、古丈和張家界市的桑植、永定區等縣市。   苗族:自稱“果雄”、“縮”或“髦”。古時生活在“左洞庭、左彭蠡”一帶,後西 入武陵山區,定居繁衍。他們有自己民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主要分佈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鳳凰、吉首、瀘溪、保靖、古丈、龍山等縣市和城步苗 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以及麻陽、綏寧二縣。

  侗族:自稱“千”或“金”。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 主要分佈在新晃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瑤族:自稱“尤棉”。很早以前就散居在湘南、湘東等地的叢山密林之中。瑤族有自 己民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主要分佈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和江永、蘭山、 寧遠、道縣、新田、郴縣、桂陽、宜章、資興、常寧、隆回、新寧、城步、辰溪、溆浦等 縣。

  壯族:古為“百越”的一支,自稱“布越”、“布壯”,秦時稱“西甌”、“駱越”。 東漢以後稱“俚僚”,以後通稱“布壯”。他們有自己民族的語言,即壯語,屬漢藏語系 壯侗語族壯傣語支。主要分佈在江華瑤族自治縣的清塘壯族鄉。
  回族:湖南的回族主要是明初由南京和北京遷來的。回族有文字,即回文。語言與漢 族通用。主要分佈在常德市鼎城區、漢壽、桃源、隆回、邵陽等縣和邵陽、長沙、衡陽、 湘潭、株洲、岳陽等市。 湖南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桃源縣和常德市鼎城區。白族主要分佈在桑植縣。 為了保障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務, 湖南省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目前,全省設有1個自治州,7個自治縣,90個民族鄉, 民族地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27%左右。(湖南省政府門戶網)

 
編輯:李典典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