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湖南的文化

  時間:2008-11-14 17:29    來源:     
 
 

  湖南是中國古代文化發達地區,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文化藝術傳統,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活躍著千姿百態的文化藝術形式。

  遠在舊石器時代,這塊土地上已有人類繁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迄今已發現近百處。進入奴隸社會的商、周時期,文化遺址範圍更廣,文化內涵更為深厚,僅商代青銅器,迄今已發現、收集三百餘件。其他時代地上地下的文物,更是數不勝數。

  湖南上古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期屬楚。春秋時期楚國的傳統文化是當時我國南方文化的代表。楚人信鬼好祀,巫風甚盛。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楚文化和湖南原土著居民文化互相交融,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形式,形成了瑰麗多姿的文化藝術傳統。

  春秋時期的沅湘之間,楚人迷信鬼神,喜歡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各類祭祀活動中,主要是通過歌舞音樂來娛神祈福。因此積存了大量的民間神話故事,也推動了音樂、舞蹈、美術等文化藝術門類的形成和發展。《楚辭》是當時楚文化的代表作。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所作《九歌》,便是其流放沅湘之間,模倣民間祭歌而創作的祭神歌曲,從中亦可看到,當時沅湘一帶歌舞昌盛的情況。

  祀神歌舞之風俗,自漢至唐,仍盛行不衰。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元雜劇、宋院本的影響,湖南的戲劇形式逐步萌芽、定型。弋陽腔、青陽腔、昆腔等戲曲聲腔傳入湖南,與當地的語言、民間音樂以及某些宗教音樂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19個地方戲曲劇種。

  湖南的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形式,淵源久遠,流淌著楚文化的血脈,洋溢著湘風楚韻,不僅形式豐富、作品眾多,而且特色濃郁。

  新中國建立之後,政府對原有的文化藝術形式進行了大力的扶植,使這些藝術門類煥發出時代的風采。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新興的藝術形式——電影、電視等文化藝術事業在湖南出現,並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湖南的文化藝術事業, 顯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大馬幫網)

 
編輯:李典典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