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歷程回放之二:56個國家部委和央屬企業強力支援海西建設

時間:2009-05-08 15:15   來源:福建日報  
  海西先行,大潮澎湃。

  從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提出至今,國家部委和央屬企業的關注和支援伴隨著我們一路前行。截至目前,已有56個國家部委和央屬企業與福建簽署了相關協議,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

  這些支援,包括政策、資金、項目和輿論宣傳等方方面面。

  56份支援,立意深遠,方向明確,圍繞中央支援海西部署,著眼祖國現代化全局和祖國統一大局,奏響了海西建設科學發展先行區和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的“同一首歌”;

  56份支援,內容厚實,重點突出,把握每個時期海西建設的關鍵所在,使國家戰略轉化為推動産業發展、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生産要素配置的實際舉措和有效步驟,為海西建設注入強勁的推進劑;

  56份支援,溫暖人心,催人奮進,海西兒女心懷感恩,豪情萬丈,用實幹的建設成就回報這份關懷、這份鼓舞,贏得了進一步的支援!

  在海西實踐的每個關鍵節點,都得到國家部委和央企的強力助推

  海西建設成功實踐五年的這個春天,儘管國際金融危機挑戰嚴峻,但海西大地依然處處涌動勃勃生機——

  海峽論壇即將盛大開幕,20多個國家部委成為主辦單位;

  重點建設如火如荼,溫福鐵路全線鋪通,福廈鐵路開始鋪軌,龍廈鐵路路基完工,贛龍鐵路復線立項;

  同三高速剛剛通車,雙永(永春到永定)、漁平(福清漁溪至平潭大橋)高速緊接著開工;

  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工程試車投料,LNG項目站線工程加快掃尾……

  這一個個項目與成果,都離不開國家部委和央屬企業近年來的傾力支援。

  在海西實踐的每個關鍵節點,國家部委和央屬企業都立足實際,給予我們強力助推。

  2004年,海西戰略甫一提出,當年2月14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以《福建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為題,報道了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經濟日報社6月即與福建省政府聯合在北京舉辦“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廣邀中央及國家機關、著名研究機構的領導、專家、學者,圍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全新戰略進行多視角探討。

  同年11月,《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試行)》定稿頒發,明確了海西建設總體要求和戰略目標。時值國家各部門加緊制訂“十一五”規劃的關鍵時期。國家發改委首先明確表態:支援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綜合交通運輸網路,盡可能將海西的公路、鐵路、港口等建設規劃納入全國交通發展規劃,並與交通部聯合批准福建港口“十一五”建設規劃,第一次將東南沿海港口群納入國家五大港口群佈局;原資訊産業部將海西納入“十一五”規劃,認定福廈沿海地區為國家電子資訊産業9個生産基地之一;原建設部在《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2005—2020年》中,把海峽西岸城鎮群列入全國優先支援發展的八大城鎮群之一;國家林業局將海峽西岸列為全國林業生態體系建設重點區域、國家林業改革與發展試驗區,在三明市開展全國唯一的集體林區林業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國家旅遊局將海峽兩岸旅遊區列為全國12個重點旅遊區之首,支援海峽西岸聯合東岸,打造“海峽旅遊”品牌……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和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援下,支援海峽西岸寫入國家“十一五”規劃。

  2005年10月,“海峽西岸”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首次寫入中央文件。次年3月,支援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後,來自國家部委和央屬企業的關懷和支援,更是一波接著一波。

  國家工商總局前後兩任局長持之以恒關注海西、支援海西。原局長王眾孚明確表示,對福建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應給予大力支援,並批示有關司局領導抓緊研究支援的政策。 新局長周伯華到任後,第一個聽取福建省局工作彙報,並當即表示,把福建作為全國工商系統推進改革的一個試點地區,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予福建更大的政策傾斜。2006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出臺支援海西建設的意見,提出26條福建獨享的優惠政策。這是國家工商總局首次針對地方出臺的優惠政策。

  海關總署署長牟新生提出,支援和促進海西建設,海關責無旁貸。2006年5月,海關總署副署長盛光祖赴閩調研,幾個月後即推出支援海西發展的若干意見。隨後,牟新生和盛光祖再赴福州,簽下海關總署與省級地方政府的第一份合作備忘錄。這一年底,海關總署在向溫家寶總理報送的工作報告中,將支援海西建設擺在“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第一條。

  國家質檢總局在聽取了福建省領導關於臺灣首批農産品入關問題的彙報後,不僅全部採納福建提出的建議,還主動補充完善,為方便臺灣同胞在福建口岸進出,他們準備在北京奧運會上使用的最新設備,先放到福建使用。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海西建設也面臨嚴峻考驗。危機面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中央部委再次伸出關懷之手,加快扶持政策的出臺速度。短短半年內,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運輸部、工商總局、農業銀行等部委、央企,再次加大支援強度,力推一批政策、資金、項目,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促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將加大對海峽西岸經濟區新聞出版業建設的政策扶持、産業指導和資金支援力度;外交部承諾對福建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提供政策便利,並協助福建做好外宣工作,提升福建的對外軟實力影響;今年初,國家電監會出臺支援海西建設若干意見,推出了支援福建開展大用戶直接交易試點、農村電力體制改革試點等10大舉措……

  對海西的助力,包括政策的推動。比如國臺辦支援海西在緊密兩岸經貿聯繫、實現兩岸直接“三通”、推進旅遊雙向對接、農業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載體平臺建設等方面先試先行;國土資源部在建設用地規劃、年度計劃指標安排、重點項目用地審批、土地開發整理、地質找礦等方面大力支援;

  包括項目的支援。比如國家發改委在福建液化天然氣、煉化一體化以及核電、風電、火電、燃氣電廠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面大力支援;交通部、鐵道部、建設部、民航總局、科技部在支援我省高速公路、農村路網、海上交通、港口、鐵路、民用機場、海峽西岸工業技術研究院等項目建設上不遺餘力;

  包括資金的扶持。比如財政部從2004年起,除了安排對我省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外,還陸續安排農村稅費改革、緩解縣財政困難、解決工資、義務教育等方面的財政轉移支付;中國建設銀行授予福建分行信貸審批最大許可權,中國農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分別為福建提供800億和1200億元的人民幣授信額度;

  包括輿論的引導。比如中宣部把福建列為全國網際網路新聞宣傳一類地區,破例特批“泉州網”作為重點新聞網站,使福建涉臺網路媒體增至3家;《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組織“海西採訪團”,深入報道海西建設的新成就,並與《福建日報》等省級媒體聯手,共同開闢專欄宣傳海西。

  強有力的支援,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奠定了堅實的項目基礎、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保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其熱度之高、力度之大、深度之廣、持續之久,前所未見。

  如果要問國家部委和央企為何如此傾力支援海西?國家工商總局的一番話正可回答這一問題:“福建區位特殊,支援海峽西岸經濟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總局必須以實際行動全力支援和促進海西建設!”

  海西贏得眾多支援,緣自中央的重要決策,緣自海西人民的苦幹實幹

  56個國家部委和央屬企業,短短幾年內密集出臺支援海西的政策舉措,這不僅得益於“海峽西岸”一次又一次寫入中央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從地方決策上升為國家戰略,更重要的是,海西戰略提出以來,全省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運作、重在實效,八閩大地風正氣順、人和業興。海西,是在實實在在的埋頭苦幹中日益贏得讚譽、贏得支援的。

  2004年12月17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和省領導盧展工、黃小晶等,就加快福建鐵路建設在福州舉行會談。會談中,省領導懇切要求建設向莆鐵路——海西的“希望之路”,讓海西最重要的港口——福州港、湄洲灣擁有廣闊的中西部內陸腹地,以利於海西形成服務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的東南沿海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

  福建領導自加壓力的全局意識和突破海西交通瓶頸的堅定決心,感動了鐵道部長。但這條鐵路是“計劃外”的,且投資量巨大。

  “能否來個‘折中’,省部各出資一半?”他試探道。

  “行!我們砸鍋賣鐵也要幹!”盧展工當即表示。雖然福建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但為了海西的一路暢通,福建領導態度毫不含糊,話語擲地有聲。

  就這樣,向莆鐵路(福建段)寫入部省之間隨後簽署的《關於加快福建鐵路建設有關問題的會談紀要》中。《紀要》提出,計劃用十年時間,投資1000億元,建設溫福鐵路(福建段)、福廈鐵路、廈深鐵路(福建段)、向莆鐵路(福建段)、龍廈鐵路等“一縱兩橫”福建快速鐵路網。

  《紀要》簽署7天后,溫福鐵路開工建設。

  為了解決鐵路建設的資金配套問題,省政府迅速研究制定了具體可行的籌資方案。

  接下來,部省密切合作,4年時間,福建境內5條高速鐵路全部開工,創下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新紀錄!

  福建人民修鐵路、打通道的沖天幹勁,深深打動了鐵道部。5條鐵路建設還在進行中,鐵道部與福建省緊接著開始謀劃海西新一輪鐵路建設——

  2008年3月8日,鐵道部與省政府在北京簽署《關於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新一輪鐵路建設的會議紀要》;同年12月,劉志軍部長和黃小晶省長在北京就進一步加快福建鐵路建設步伐進行具體溝通,明確指出,部省已確定的第一輪鐵路建設五大項目和福州、廈門等綜合交通樞紐及部分疏港鐵路項目在2012年前基本建成;新一輪鐵路十大項目到2012年全部開工建設,2015年前基本建成,總投資約2200億元,新增里程約3000公里,全省鐵路總運營里程達6000公里。

  這些年來,福建的鐵路建設規劃100%兌現,項目100%完成,進度100%超前。這三個頗具分量的“百分之百”,為福建再度贏得鐵道部大力支援——

  今年3月,鐵道部與福建省領導在全國兩會期間再次舉行高層會晤。劉志軍特別強調,多年來,福建各級黨委、政府對鐵路的建設、運作、改革和鐵路和諧發展等方面工作給予大力支援,有力促進了鐵路建設當前良好局面的形成,福建的鐵路建設進展順利,鐵路“十一五”規劃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前進行,為全國的鐵路建設起到了榜樣作用。

  會談中,雙方領導圍著海西鐵路網規劃圖,探討到2015年左右福建將形成的三縱六橫高速鐵路網建設。劉志軍指著規劃圖上連接福州到臺北的一條紅色虛線説,“我們不僅著眼海西鐵路網建設,也正在積極謀劃福建與臺灣島內的鐵路連接。現在規劃中的京臺鐵路就是從北京到福州再到臺北。”

  “這三縱六橫還包含著由小到大的8個環線。”盧展工指著規劃圖對劉志軍説,“你們把城市交通的理念引入到鐵路建設中來,小的環線將我省9個設區市連在了一起,大的環線串起了海西其他的城市。這使我們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輪廓更加清晰,海峽西岸經濟區交通樞紐地位更加凸顯。”“隨著兩岸關係的積極變化,閩臺經濟文化交流交往將更加頻繁。我們是否可以從廈門到高雄再規劃一條鐵路,將兩岸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盧展工建議。

  這一建議立即被劉志軍採納,他興奮地説,“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福建與臺灣的環線,將為海峽經濟區的形成做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準備。” 劉志軍、盧展工、黃小晶共同上前,在廈門和高雄之間畫上一條跨越海峽的醒目紅線。

  盧展工建議的“369海峽鐵路網”,就這樣在和諧的溝通中形成了。

  交通部與福建省的合作,與鐵道部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2005年新春伊始,交通部和福建省領導在北京進行會談。交通部表示,將率先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按照西部的力度、中部的標準,加大投資力度,提高補助標準,支援福建交通建設。3月,雙方正式簽訂會議紀要,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00多億元,建 設規模化、大型化、集裝箱化、資訊化程度較高的海峽西岸港口群,完善“三縱四橫”高速公路網,加快建設“八縱九橫”省級幹線公路網和農村路網工程。

  接下來的兩年裏,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線貫通,泉三、浦南、永武高速相繼開工,至2006年,我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229公里,“年萬里農村路網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2006年6月17日,交通部與省政府領導再次舉行會談,交通部長李盛霖充分肯定福建省交通事業取得的成效和創造的經驗。會談之後,雙方簽署共建農村公路的意見,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交通部出臺五大措施,安排12.6億元,支援福建農村公路建設。

  福建人民萬分珍惜國家部委給予我們的大力支援。僅已經建成的“一縱兩橫”高速公路網,就已打開通往內陸的快速通道,形成涵蓋整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半日輻射圈和涵蓋江西、浙江西南部、廣東東北部、湖南南部的一日輻射圈;連續實施的“年萬里農村路網工程”,形成四通八達、密布全省的農村路網,極大豐富了交通“毛細血管”。

  2007年9月8日,交通部再次與我省簽訂《共建平安海域 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合作備忘錄》,提出在構建福建沿海海上交通安全監管體系、構建福建沿海海上交通應急處置保障體系、發展航運業和船舶修造産業、發展港口和臨港工業、促進海港口岸開放、促進兩岸直接“三通”等方面給予支援。

  類似的支援還有很多很多……

  不靠推著走,沒有等靠要。鐵道部、交通部支援海西建設的歷程,完美地詮釋了以幹得助的深刻道理。

  海西建設成效顯著,海西發展空間廣闊,對海西的支援正不斷昇華

  今年3月15日,福建省政府與中國農業銀行在福州就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推進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這是雙方第三次簽署推進海西建設的文件。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項俊波表示,近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思路清晰、運作高效,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取得的顯著成績,令人佩服。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西建設,海西戰略已成為國家戰略,福建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這,正是中國農業銀行與福建省政府三度攜手,戰略合作步步深化的動力所在。

  許多國家部委、央屬企業和中國農業銀行一樣,基於同樣的認識、同樣的判斷,近年來對海西的支援不斷昇華。

  2008年9月7日,第三屆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在廈門召開。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在演講中的一番話至今迴響在人們耳邊:“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將一如既往地支援福建省實施海西發展戰略,積極推動閩臺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員往來,鼓勵和支援福建省努力探索一條具有海西特色、造福海峽兩岸的先行先試之路。”演講中,王毅宣佈了大陸方面為便利兩岸同胞交往採取的5項新政策。

  在福建宣佈對臺新政策,這在國臺辦已不是什麼新聞。因為,海西不僅是大陸最接近臺灣的地方,海西還立足閩臺“五緣”優勢,拓展“六求”作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兩岸合作的“率先”創舉:率先零關稅進口臺灣水果,率先擴大臺灣農産品準入種類和範圍,率先設立臺灣農産品、水産品集散中心,率先恢復對臺漁工勞務合作,率先實施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率先入島舉辦商品展、圖書交易會和文藝公演,率先開展兩岸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交流,率先開展臺灣地區居民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福建成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第一批開放區域,福州、廈門成為兩岸空中直航航點和兩岸通郵的郵件封發局……

  國家工商總局“26條”出臺後到去年7月,我省運用優惠政策,共批准冠省名內資企業集團152家,登記臺灣居民個體工商戶455戶,全省中國馳名商標數躍居全國第5位,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數躍居全國第2位。去年,總局局長周伯華到福建調研,看到“26條”在福建取得的成效,非常高興,要求省工商局在“26條”的基礎上,研究提出拓展延伸政策措施的意見。當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再推15條優惠政策,進一步支援海西建設。

  在許多部委對海西支援逐步提升的同時,一些部委乾脆直接介入、參與海西建設。

  《海峽西岸城市群協調發展規劃》的成功編制,就是原國家建設部親自參與的成果。2006年9月,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與來閩考察的原建設部部長汪光燾會談,商定由部省聯合編制《海峽西岸城市群協調發展規劃》;次年1月,原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和周幹峙、鄒德慈院士一行12人受汪光燾委託,來閩出席海西城市群規劃編制工作會議並開展規劃調研,“指導推進海西城市群規劃編制工作”,列入建設部2007年工作重點。此後,汪光燾兩度來閩聽取彙報,仇保興幾次專程前來指導規劃編制,省部先後聯合召開7場研討會議。建設部以如此密度到地方指導、以如此力度推動地方城市群規劃,尚屬首次。

  規劃編制中,汪光燾多次表達自己的心願:“2008年春節前,我無論如何都要來福建,在離任前完成這個規劃。”

  2008年2月1日,他如願以償地出席了在福州舉行的規劃戰略研究成果彙報會。會上,汪光燾手捧規劃總報告,心情激動:“規劃從中華民族核心利益出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支援海西經濟發展戰略,圍繞福建省確定的建設兩個先行區的新要求,明確了海峽西岸城市群的發展定位,是一個具有綜合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規劃。”

  去年4月,規劃正式得到批復;11月11日,通過已更名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家審查。

  除了在本部委管轄範疇內積極參與建設,國家各部委對福建舉辦的各種重大經貿活動同樣鼎力支援、熱情加盟——

  “618”項目成果交易會,一開始由福建省獨立主辦,從第四屆起由中國科學院、人民日報社、國務院僑辦、國家外專局和省政府5家聯合主辦,到了第五、六屆,主辦單位迅速擴展到11個和15個;

  “98”投洽會期間舉辦的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主持論壇,國臺辦、國家發改委、全國工商聯、團中央、全國婦聯、科技部、國家邊海防委員會辦公室、交通運輸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的領導都積極參加論壇併發表演講;

  今年,海西論壇更名為海峽論壇,國家20多個部委成為論壇主辦單位。

  ……

  不斷提升的支援力度,為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插上強健的騰飛翅膀。

  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央部門和央屬企業的傾力扶持,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持續協調健康發展,海西兒女齊心協力、努力奮鬥,致力於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為本求先行、好字當頭求先行、持續運作求先行,形成良好的形勢、趨勢、態勢和氣勢。

  海峽西岸經濟區,這個崛起于東南海濱的新興重點發展區域,在新的發展征程上,必將為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