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聚焦臺灣水果“零關稅”第一天

  時間:2005-08-02 10:40    來源:     
 
 

           
  8月1日,北京市民在某百貨商店的臺灣水果專櫃前選購臺灣水果。 從當日起,祖國大陸對原産于臺灣地區的椰子、鳳梨、番石榴等15種鮮(包括冷藏)水果正式實施零關稅。據了解,這15種水果原本的關稅約10%到25%不等。 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從8月1日起,基於對臺灣廣大果農實際利益的照顧,大陸單方面採取優惠措施,正式對原産臺灣地區的鳳梨、番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柚、棗、椰子、枇杷、梅、桃、柿子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消費者可望購買到既新鮮又實惠的臺灣水果

  8月1日淩晨,10噸漂洋過海的臺灣水果停靠上海吳淞碼頭,有幸成為零關稅第一批受惠者。這批水果包括蓮霧、鳳梨、芭樂、楊桃、檸檬和芒果。

  這六種水果原本要繳交15%到20%的關稅,不過幸運的是,它們正好趕上了零關稅的頭班車,今天可以全部免稅輸入大陸,成本降低大約一成左右。

  基於對臺灣廣大果農實際利益的照顧,祖國大陸單方面採取優惠措施,8月1日正式對原産臺灣地區的鳳梨、番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柚、棗、椰子、枇杷、梅、桃、柿子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在滬臺商和當地水果批發市場人士都表示,這一政策的“最終落地”將刺激滬上臺灣水果銷售,今年中秋佳節可能成為“零關稅”後臺灣水果在滬銷售的一輪“高潮”。

  不少上海市民表示,對臺灣水果,從“沒有見過”到“嘗了第一口”,今後會“不時想到買一點吃吃”。

  在滬臺灣水果商已加大進貨頻率。1日下午4時左右,1個集裝箱貨櫃、大約7噸左右的臺灣水果從吳淞碼頭運抵上海龍吳進口果蔬批發交易市場,經過檢疫部門快速、嚴格的法定檢疫之後,作為貨主的滬上第一台灣水果商吉谷商貿公司將把水果陸續投放市場。

  龍吳果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徵説,實施“零關稅”後,下半年上海市場上的臺灣水果將明顯放量,特別是中秋節,臺灣精品水果將是“中秋禮品的上佳選擇”。龍吳市場今年臺灣水果批發量可望在去年300多噸的基礎上增至500噸左右。

  上海市民對臺灣水果的熟悉程度也在提升。不久前,兩岸迄今最大的農展會在上海舉行。當時展會上最常聽見的一句話就是“臺灣水果從小到大還從來沒有吃過,説什麼也要買來嘗一嘗”。3天展期現場農産品銷售額接近5億元人民幣。

  一位郭姓女士説,臺灣水果品質好,味道特別,“嘗了第一口就忘不了”,今後會“常常想到買來吃吃”。實施“零關稅”後,市民期望吃到更便宜一點的優質臺灣水果,提前預約、送貨到府的銷售方式也很受歡迎。

  “嘉惠有加”的善舉

  為協助解決臺灣水果豐收季節的滯銷問題,實實在在地為臺灣農民提供幫助,祖國大陸一直積極推動臺灣水果在大陸擴大銷售。今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中明確指出:“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事關廣大臺灣農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實解決。”大陸有關部門圍繞解決臺灣農産品特別是優質水果在大陸銷售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廣泛聽取了包括臺灣農業界和民意代表在內的各方面人士的意見。5月初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結束訪問大陸、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即將來訪之際,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陳雲林受權宣佈,大陸將臺灣水果檢驗檢疫準入品種由12種擴大到18種,並將對其中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7月28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宣佈:為擴大臺灣水果在大陸的銷售,大陸相關部門已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工作,將於8月1日起正式對原産臺灣地區的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消息傳來,來自上海、北京等地一些超市的消息顯示,不少消費者都對零關稅臺灣鮮果充滿了期待。

  針對零關稅出口大陸的機會,許多島內果農都認為機不可失。而貿易商也看好商機,紛紛到盛産鳳梨的臺東縣找農會洽談,準備把出口到大陸的數量提升到100噸,果農們因此對年底增加收入日益樂觀。

  而據臺灣媒體報道,雲林縣農會總幹事林啟滄表示:凡是有利於臺灣農民的舉措,我們都歡迎;高雄縣農會理事長楊政治説,臺灣水果銷往大陸要繳交關稅,沒有太大競爭力,現在關稅降為零,等於成本降低,對臺灣水果在大陸市場的行銷有很大幫助。

  在上海經營臺灣精品水果的臺商林志鴻表示,大陸正式實施臺灣水果零關稅政策,對臺農和臺商都是“嘉惠有加”的一大善舉,對臺灣水果擴大在大陸的市場份額“絕對是一大利多消息”。

  公告原産地標準

  7月29日,海關總署公告了臺灣零關稅15種水果的清單、稅號及原産地標準等。根據公告,海關憑經海關總署認可的臺灣地區簽發水果産地證明文件的有關機構和民間組織于2005年8月1日後簽發的、能夠證明水果原産于臺灣地區的産地證明文件,辦理享受零關稅水果的徵稅驗放手續。

  原産于臺灣地區水果的原産地標準為:在臺灣地區完全獲得,即在臺灣地區收穫、採摘或採集。

  海關總署認可的臺灣地區簽發水果産地證明文件的有關機構和民間組織(第一批)包括:臺灣省商業會、臺北市商業會、臺北縣商業會、臺中市商業會、臺中縣商業會、彰化縣商業會、臺南市商業會、高雄市商業會、高雄縣商業會、屏東縣商業會、金門縣商業會等共11家。

  公告還規定,享受零關稅的臺灣地區水果,應符合如下運輸要求:一、直接從臺灣本島、澎湖、金門或馬祖運輸到大陸關境口岸;二、經過香港、澳門或日本石垣島轉運到大陸關境口岸。經過上述地點轉運到大陸關境口岸的,在進口申報時須向海關提交在臺灣地區簽發的,並以臺灣地區為啟運地的運輸單證。

  根據公告,企業申報進口享受零關稅的臺灣地區水果時,報關單“隨附單據”欄“優惠貿易協定代碼”填報“06”,其他具體填制要求,仍按海關總署2004年第34號公告執行。

  從即日起,大陸各地海關憑經海關總署認可的臺灣地區簽發水果産地證明文件的有關機構和民間組織于2005年8月1日後簽發的、能夠證明水果原産于臺灣地區的産地證明文件,將對15種享受零關稅的臺灣水果辦理驗放手續。

  據了解,上述15種水果原本的關稅約10%到25%不等。

  海關制定六大便利措施

  新華社記者8月1日就對臺灣水果實施零關稅走訪了海關總署關稅徵管司負責人。

  記者:享受零關稅的臺灣地區水果進口時都需要什麼樣的手續?

  負責人:除了正常貿易所需要提供的通關單證和通關手續外,由於這次零關稅措施是大陸單方面宣佈實施的,因此,為了確保享受零關稅的水果確實來自臺灣,海關總署第一批認可了臺灣地區11家目前已在簽發水果産地證明文件的有關機構和民間組織,進口商需在進口申報時向海關提交這11家機構和民間組織中任一機構簽發的産地證明文件。

  另外在進口申報時須向海關提交在臺灣地區簽發的,以臺灣地區為啟運地的運輸單證。

  記者:請問海關總署目前已認可11家臺灣地區的機構和民間組織簽發的水果産地證明文件,將來會擴大認可範圍嗎?

  負責人:海關總署目前已經認可了11家臺灣地區的有關機構簽發水果産地證明文件,將來那些熟悉臺灣水果生産和銷售程式、直接為臺灣果農服務、又有較完整服務體系的機構和民間組織也會獲得認可。

  記者:海關方面已經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否有相關的便利通關措施?

  負責人:海關總署已于7月29日發佈公告,公佈了上述15種享受進口零關稅的臺灣水果的清單、稅號、原産地標準及通關驗放手續。為了方便臺灣零關稅水果通關,海關總署已制定六大便利措施,主要包括:開闢專門的快速通關綠色通道、設立臨時進出口的專用查驗窗口;臺灣水果可實行提前報關及時辦理通關手續;實施網上支付加快通關的速度;對信譽好的企業實行免查驗;節假日、週末可以預約海關24小時加班;加強與檢驗檢疫部門的溝通合作。

  各地海關也根據海關總署要求制定了相應措施,保障臺灣零關稅水果順暢通關。實際上,如果採用空運方式,臺灣地區水果最快在當天就可到達祖國大陸辦理通關手續,速度非常快。

  記者:去年臺灣水果進口情況如何?佔當年全部水果進口比重是多少?今年上半年多少?同比增長情況?零關稅以後臺灣農民和大陸消費者會得到什麼實惠?

  負責人:2004年大陸自全球進口水果總額6.18億美元。其中,自臺灣地區進口水果價值237萬美元,佔同期大陸進口水果總額的0.4%。今年1-6月,自臺灣地區進口水果133.9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1%。這批執行零關稅的臺灣水果原來的進口稅率從10%到25%不等,實行零關稅後,臺灣水果的價格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從今年不斷上升的進口量來看,臺灣水果在大陸的銷量還會增加,消費者可望能購買到既新鮮又實惠的臺灣水果。

        
  8月1日,北京市民在某百貨商店的臺灣水果專櫃前選購臺灣水果。  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8月1日,北京市民在某百貨商店的臺灣水果專櫃試吃臺灣水果。  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8月1日,北京市民在某百貨商店的臺灣水果專櫃前選購臺灣水果。 新華社發(鈕一新 攝)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