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工商總局通知各地查處假冒臺水果行為

  時間:2006-10-20 10:06    來源:     
 
 

    10月1日,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一水果商正忙於售賣各式臺灣水果。節前,60噸臺灣水果從臺灣農産品廣東集散中心運抵北京,提供市民節日選購。 中新社 張宇 攝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九日電(記者 劉長忠)針對中國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後,在一些地區出現了以非原産于臺灣的水果假冒臺灣水果進行銷售的現象,中國工商總局今天上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制止和查處假冒臺灣水果行為。

  據介紹,假冒臺灣水果主要表現:一是臺灣果農來到大陸承包果園,租賃土地,開墾荒地,用帶來的臺灣水果種子和栽培種植技術生産的水果,以臺灣水果的名義在市場上銷售;

  二是福建、廣東、海南等地的一些果農引進臺灣水果的種子和栽培種植技術生産的水果,由於水果的品質、形狀、色澤與臺灣水果相似,以臺灣水果的名義進入市場銷售;

  三是沿海省區一些水果生産者和經營者將本地生産的水果假冒臺灣水果銷售。

  國家工商總局稱,這些現象,既影響了臺灣水果的品牌形象,也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為了制止和查處假冒臺灣水果行為,規範水果市場的交易秩序,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督管理,明確水果經營者不得將經營的臺灣品種水果簡稱為臺灣水果,應以“臺灣産地水果”和“臺灣品種水果”予以區別,並註明其産地。

  據悉,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加強水果批發市場、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經營場所的檢查。凡是銷售非原産于臺灣的水果,均需在包裝物和價格標簽上註明産地,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國家工商總局強調,各地要督促相關經營者建立專門的臺灣水果經營臺帳,檢查其進貨渠道和進貨憑證,對以非原産于臺灣的水果假冒臺灣水果進行銷售的行為要予以制止,並按照《産品品質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來源:中新社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