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專題首頁  最新動態  濱海新區概況  專家看濱海  圖解濱海新區  津臺交流  地方解讀  臺商看濱海  政策扶持
 
 
天津濱海新區中外銀行:同臺競技各顯其能
 
 
  來源:      日期:2007-04-10 13:58

 

  人民網天津視窗4月9日訊:外資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落地紮根”的大幕已經正式拉開。作為首批獲准改制為中國本地法人銀行的四家外資銀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于4月2日開業。同日,這四家本地法人銀行在華所屬分支機構也投入運營。 

     經銀行監管部門驗收後,這四家外資法人銀行近期內將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民幣及外匯服務,包括針對內地居民開展人民幣業務。四家外資法人銀行紛紛表示,人民幣零售業務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希望儘快進入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短期內外資銀行影響不大 

     在首批完成在華本地法人轉制的四家外資銀行中,除東亞銀行之外,其餘三家在天津和濱海新區已分別設立了分行或支行,其中渣打銀行中國區的營運中心也落戶在濱海新區。“濱海新區金融改革的大環境無疑將為轉制後的本地法人銀行在發展和創新發面提供種種利好因素。”採訪過程中,渣打、花旗和匯豐三家分別向記者表達這樣的共識。 

     面對與“洋同行”的同臺競技,目前內資銀行似乎並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壓力。人民銀行塘沽中心支行行長付連元認為,外資銀行對國內金融市場和內資銀行的影響在短時期內還無法顯現,因為金融市場的格局不是一天確定下來的,金融服務也不是通過一家銀行就可以完成的。但他表示,經過長期的適應和發展,外資銀行的實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天津分行負責人也同時表示,儘管有不少外資銀行都在天津濱海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但由於其各方面都要與總行保持一致,其分支機構屬於執行層,暫時還不會對天津金融業帶來過大影響。 

     外資銀行打牢硬體基礎 

     從營業網點的數量來看,目前花旗、匯豐、渣打和東亞銀行在國內的營業網點數量分別為16個、35個、23個和32個,其中渣打預計在年底內將網點數擴張到40個。顯然,網點數量的增加將是外資銀行轉制後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基礎硬體設施”之一。渣打銀行有關人士表示,轉制後將會把所有業務從目前的渣打分行網路中,轉制到以本地法人身份註冊的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並將在渣打現有網路所覆蓋的城市設立分行。 

     金融産品則是外資銀行硬體建設的又一重要環節,國內客戶不久將接觸到這四家銀行相繼推出的創新産品。花旗銀行中國首席執行官施瑞德表示,除個人理財産品外,花旗在企業、投行業務等方面將有所作為,其中包括支援中國本地企業發展海外業務。 

     渣打銀行有關人士則稱,中國客戶可以享受到為其度身定做的整套世界水準的個人銀行産品和服務。當記者問及面對濱海新區的企業和個人是否會推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創新産品時,渣打方面表示,在中國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銀行將盡可能地結合本地經濟特點提供産品。 

     中國銀監會濱海監管分局副局長郭德維認為,外資銀行在産品上的連貫性是比較大的,在客戶群體的定位上也將與內資銀行有別。不可否認的是,長期的國際化經營使外資銀行擁有了一批成熟的金融産品,但這些産品是否適合本地客戶的胃口還待市場檢驗。付連元表示,影響客戶對産品選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本國情節和使用習慣等等。在短期內外資銀行的主要客戶仍將是大量母國企業和個人,預計國內客戶對外資銀行産品將有一段觀望期。 

     人才之爭將愈演愈烈 

     面對外資銀行本地法人轉制後的變化,內資銀行業有關人士普遍認為,金融人才隊伍的培養和穩定將是急需應對的主要挑戰之一。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説:“銀行間競爭的兩大要素就是産品和服務,而這兩點又都取決於人的因素。內資銀行將通過提供更好的培訓和個人發展平臺以及加薪等手段來匯聚人才,同時以企業文化建設來增加員工的歸屬感。” 

     在幾家內資銀行已累計工作了7年的陳清告訴記者,自己曾遭遇過多次外資銀行的“青睞”,外資銀行對本地金融人才的挖掘由來已久。據了解,令外資銀行感興趣的多數是業內高端人才,一方面可以帶來客戶網路和經驗,另一方面也便於開展對新進員工的培訓。然而,外資銀行對人才的選擇又是十分慎重的,他們同樣重視員工個人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也許正如花旗銀行施瑞德所説,中國銀行業的持續開放將帶來一種雙贏。競爭是好事,競爭的結果只能是給中國帶來更完備、更高效的金融服務,從而讓中國客戶從中受益。“我們各有利弊,與其説是競爭,不如説在很多層面上我們是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和彼此合作的關係。”對於即將到來的“同臺競技”,渣打銀行持有這樣的態度。 (楊曉帆)
 

來源:人民網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
  責任編輯:魏 萌
美術編輯:廖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