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實施智慧財産權戰略 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

時間:2010-06-10 11: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在實現開放型經濟跨越趕超的同時,把智慧財産權工作作為加快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與切入點,全力實施智慧財産權戰略,該區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得以不斷提升。

  ——優化智慧財産權發展環境。早在2006年,江蘇省首個“國家智慧財産權試點園區”落戶蘇州工業園區,並於2008年通過國家驗收;去年7月,蘇州工業園區又獲准成為江蘇省首個“國家智慧財産權示範創建園區”。尤其是該區於今年4月被認定為江蘇省首批“智慧財産權重點聯絡點”,標誌著該區企業將優先享受國家和江蘇省相關優勢資源,包括出口智慧財産權項目資金資助、優秀作品版權輸出貿易、出口産品境外認證、收購境外知名品牌等。

  ——推進智慧財産權創造能力。蘇州工業園區不斷加大智慧財産權創造支援力度,為園區智慧財産權創造提供了政策保障,助推了專利申請量的快速增長,涌現了寶時得、天臣國際醫療等一批智慧財産權創造優勢企業,為實現“園區製造”向“園區創造”轉變提供了有力支撐。僅去年,該區發明專利申請突破2000件,佔申請量的50%左右。據悉,該區目前累計申請專利13000余件,申請國外專利600余件,獲得國外授權專利300余件。

  ——探索科技與金融合作機制,促進智慧財産權成果轉化。近年來,該區積極引入多種金融資源,結合政府出臺的各類科技金融政策,已初步形成股權投資、債權融資、上市融資相結合的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支援區內優質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加速産業化。在今年初,該區與以色列合作成立了“中以智庫”,在全國率先打造“智慧財産權銀行”。“‘中以智庫’一方面篩選有産業化前景的高新技術,通過資本運作,以專利貯備、人才引進、優先使用權等方式,逐步形成一個專業化的智慧財産權‘智庫’;另一方面通過尋找合作夥伴,將‘智庫’中的高新技術以專利授權、二次研發、共同投資等方式推動其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蘇波告訴記者。

  此外,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探索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機制,通過走訪企業、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掌握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所面臨的困難,並會同銀行、評估公司、金融研究機構探討解決方案。在今年3月,該區首筆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4000萬元成功發放,目前已有6家企業先後獲得銀行發放的專利權質押貸款。

  ——加快智慧財産權轉化運用。通過培育、扶持和引導等手段,蘇州工業園區不斷提升企業智慧財産權運用能力。目前,該區累計引進8個千人計劃和97個領軍人才項目,這些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項目科技優勢凸現,部分項目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91%的項目已産生銷售;與此同時,該區多家本土孵化型企業運用智慧財産權制度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也不斷提升。以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是一家從OEM起步的民營企業,由於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目前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已超過1800件,先後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自有品牌的商標註冊,品牌産品已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自主培育品牌維克士(WORX)等在專業、高端電動工具市場贏得了較高知名度,部分産品的市場佔有率已超過世界傳統知名品牌,打破了電動工具國際市場由外國公司壟斷的局面。

  ——完善智慧財産權服務體系,培養複合型智慧財産權人才。蘇州工業園區專門建立了2000余平方米的智慧財産權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集專利申請、商標註冊、版權登記、智慧財産權轉讓和維權諮詢等服務功能于一體,已吸引了8家國內知名智慧財産權服務機構入駐。目前,該平臺擁有與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同步更新的“七國兩組織”的中外專利數據庫和覆蓋園區重點産業的專利專題數據庫,為園區企業分析和掌握國內外專利技術動態提供了資訊保障。

  同時,為加快培養企業智慧財産權人才,該區成立了“智慧財産權培訓基地”,邀請國家級及海外資深智慧財産權專家前來授課,定期舉辦系列智慧財産權講座、論壇或研討會,累計培訓智慧財産權重點企業、科研機構、仲介服務機構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智慧財産權工作者、研發人員等達3000余人次;今年又與中國智慧財産權培訓中心合作建成了“中國智慧財産權遠端教育平臺園區分站”,為園區智慧財産權工作者增加了新的智慧財産權學習途徑。

  “智慧財産權工作的快速推進,使得蘇州工業園區‘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區先後建成國家奈米技術國際創新園等10個國家級創新基地,2009年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工業總産值比重達61%,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2.5%,實現新興産業産值316億元,奈米技術、軟體動漫、離岸外包執行金額分別增長110%、71%和70%。我區還先後引進各類研發機構160余家,R&D投入佔GDP比重在2009年達4.2%。”蘇波説。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合作項目,位於蘇州古城東側金雞湖畔,行政轄區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于1994年5月正式啟動。多年來,該區的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都超過30%,取得了GDP超千億元、累計上交各類稅收超千億元、實際利用外資超千億元、註冊內資超千億元“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業績。目前,該區以佔蘇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是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