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創新型園區 江蘇新興産業迅速膨化

時間:2010-07-08 07:52   來源:新華日報

  昆山高新區日前舉行了一個重大項目聯合開工啟動儀式。聯合開工的1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50億美元,其中,新能源、機器人等新興産業項目佔了開工項目的一半左右。未來,它們將在昆山高新區這個“搖籃”裏茁壯成長。

  發展新興産業離不開創新載體建設。近日召開的全省加快發展新興産業大會明確提出:高起點規劃建設一批高水準的發展載體,實現新興産業在空間、資源、人力資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是提升新興産業集約發展水準的重要手段。

  創新型園區,打造“産業搖籃”

  把高新區、開發區等各類創新型園區稱為新興産業的“搖籃”,這個比喻甚為恰當。

  就高新園區而言,我省16個國家和省級高新園區,創造了全省60%的新興産業産值,光伏、風電、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大多是從高新園區內成長起來的。如在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産業創新“提速”,成立了昆山智慧化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3家專業研究所,並啟動建設機器人産業基地,開展鋼材生産線打捆包裝機器人等一系列研製工作。

  放眼全省,各類園區正成為集聚創新企業、培育新興産業的重要載體。在蘇州工業園區,目前已集聚新興産業企業800多家,納維科技、蘇大維格、吉瑪基因、同程旅遊等一批亮點企業呈跨越發展態勢。在泰州醫藥城這個“搖籃”裏,已有200多項醫藥創新成果落地申報。軟體和服務産業是南京市的第一戰略新興産業,目前已形成以南京軟體園、江蘇軟體園兩個國家級軟體園為龍頭的“兩園多基地”産業佈局,以此聚集了全市85%以上的軟體企業,實現了95%的軟體業務收入。

  承載新興産業“搖籃”功能的園區,今後的責任將更大。在這些園區,必須匯聚更多的創新資源,加快研發和轉化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為此,我省一些園區已提出了明確目標。如泰州醫藥城5年內將引進500個以上創新創業團隊,集聚1000家以上研發機構和高科技企業,實現1000億元以上銷售收入。 為提升園區發展水準,我省將推進大學科技園和科技創業園建設,到2012年國家級大學科技園達到10個以上,所有省轄市都將設立大學科技園。

  産業基地,集中資源彰顯特色

  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為發展新興産業,我省將培育30個省級以上新興産業特色基地,重點發展30條新興産業産業鏈。“建基地,是為了形成新興産業發展的集聚效應,強化專業分工、降低創新成本、優化要素配置。我省將大力建設産業鏈條長、資源迴圈利用、基礎配套完備、整合創新能力強的新興産業基地。”省發改委主任毛偉明説。

  省發改委工業處介紹,繼去年首批30家特色産業基地後,今年我省新增了20家特色産業基地,其中新興産業基地佔據“半壁江山”,在這些特色産業基地,我省將積極推進具有“高”、“大”、“快”特點的重大項目,即處於産業鏈高端,投資規模及市場潛力大,週期短及見效快的項目,充分發揮其帶動力強的作用。

  用省發改委主任毛偉明的話來説,新興産業基地不能“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要各有特色、扶優扶強,使優勢産業、優秀項目做大做強。剛從昆山參與調研回來的省發改委工業處調研員俞寧告訴記者,在昆山的平板顯示高技術特色産業基地,除了核心項目外,已有康佳、景智光電等20多家著名光電産業上下游廠商陸續進駐,投資總額約10.2億美元,整個光電産業基地吸引投資達到64億美元。這類新興産業基地正從産業集群、産業集聚向産業整合轉變。

  創新型城市,凸顯“發源地”功能

  大中城市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是新興産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資訊、資金、商務服務等各種要素的主要集聚地。在發展新興産業中,特別需要發揮創新型城市的支撐作用。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就開始建設一批技術密集城市,通過吸引大量新興産業和大學、科研機構入駐,形成産學研三位一體的技術密集型城市群,不僅進一步拓展了産業集群形式,而且促進了新興産業的快速發展。

  “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以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為契機,完善城市創新體系,使創新型城市成為新興産業領域新技術、新産品的發源地。”這是全省加快發展新興産業大會上的要求。南京、蘇州、無錫三市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發展新興産業的擔子更重。同時,我省還將選擇一批産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的市、縣開展省級創新型城市試點,促進城市創新與産業創新互動。

  作為省會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南京發展軟體和服務外包産業的綜合優勢十分突出。去年,該市涉軟和服務外包企業營業總收入高達1800億元,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非常倚重的一支力量。市長季建業説,南京將全力打造軟體名城和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搶佔新興産業的制高點。

  成為國內首個“感知城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技術創新核心區,是無錫市的目標。這一目標意味著該市計劃用6年時間,構建傳感網産業體系,使産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佔全市新興産業比重達20%以上。下一階段,該市將瞄準國際物聯網發展前沿,集中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物聯網標準體系和專利池。

  在蘇州,正在全力打造代表中國奈米科技發展水準的奈米技術創新與産業化基地。該市計劃5年內投入100億元,帶動全社會投資500億元,重點在奈米新材料、奈米光電子、奈米生物醫藥、微納製造和奈米節能環保等五大産業領域進行佈局。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國家級奈米技術産業和創新基地,已吸引了中科院蘇州奈米所及200余家相關企業落戶。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