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第一集團軍”轉型,方向是創新型經濟

時間:2010-04-07 07:36   來源:新華日報

  劉宏奇(新華日報記者):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了自主創新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意義。

  中科院最近發佈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顯示,2009年,江蘇區域創新能力躍居全國第一。進入到區域創新“第一集團軍”的江蘇,怎樣以自主創新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支撐?如何把創新能力轉化為加快經濟轉型的動力?蘇南在這些方面有哪些好的思路和做法?

  李冀(南京日報記者):要實現跨越發展,轉型是路徑,創新是動力。去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是傳統模式之“危”,也是科學發展之“機”。危機中,江蘇迎來了第三次經濟轉型,方向就是發展創新型經濟。

  南京是科教名城,有南大等高校48所,中科院南京分院等科研機構543家,兩院院士80多名。這正是南京在創新型經濟中走在前列的優勢所在。如何在南京引爆這些“原子彈”、産生“核聚變”?市領導曾打了一個比方:市府大院和東南大學前門對後門,與中科院南京分院隔一道圍墻。現在要把門打通,把圍墻拆掉,真正融為一體。今年春節,南京組織了科技大拜年,書記、市長帶頭,所有副市長、區長、局長到高校院所拜會,梳理落地項目,聽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意見。上星期,南京科技創新20條新政也正式出臺,最高的項目資助可以達到500萬元,含金量之高、力度之大、配套之完善是前所未有的。

  景明(無錫日報記者):“研發在無錫,生産在外地;總部在無錫,企業在全國;生活在無錫,創業在全球。”這是市長毛小平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發言時説的話,也是無錫發展創新型經濟的真實寫照。

  新能源、傳感網、整合電路……這些新興産業使無錫找到了産業轉型的突破口。培育和發展新興産業,無錫採用了超常規的政策扶持。以新興産業規模化和高端化為核心,今年無錫市本級安排5億元,各市(縣)、區配套11億元,共同建立重點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超過80%的資金用於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2010年,無錫計劃實現新興産業行銷收入9000億元以上,安排市級重點新興産業項目49個,同時建設新興産業培育載體23個。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