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軍:加快發展新興産業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時間:2010-06-29 07:23   來源:新華日報

  6月28日,省政府在南京召開全省加快發展新興産業大會,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決策,認真落實省委常委會和全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作會議精神,對加快發展新興産業作出部署。省長羅志軍強調,要充分認識發展新興産業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以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軟體和服務外包、物聯網為重點,力爭實現新興産業更大突破,加快形成新興産業發展新優勢,加快向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

  會議提出了我省發展新興産業的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為目標,著力構築人才高地,著力突破關鍵技術,著力優化産業佈局,著力擴大市場需求,加快創建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特色産業基地,建設一批創新型城市,努力把我省建設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先行區,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率先”打下堅實基礎。

  會議明確了我省發展新興産業的主要目標:今後一個時期,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儘快形成新興産業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基本形成結構佈局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強、消耗低排放少、經濟效益好的新興産業體系,關鍵核心技術的擁有率明顯提升、國內外市場佔有率明顯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升、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帶動力明顯提升,在全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到2012年,新興産業發展要從人才國際化、技術高端化、産業規模化和發展集約化四個方面實現階段性目標。

  羅志軍説,進入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新一輪國際競爭已經演變成爭奪科技和産業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戰略性新興産業正在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強大引擎。加快發展新興産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迫切要求,是搶抓全球科技和産業革命機遇、佔領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大舉措,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創新型經濟的必然抉擇。目前,我省經濟發展總體上已進入創新活躍期,處在第三次轉型的關鍵階段,必須不失時機地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革命機遇,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充分發揮內需市場空間巨大的優勢,充分發揮科教人才優勢、開放優勢和産業優勢,加快發展新興産業。

  羅志軍指出,加快新興産業發展,要正確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一是壯大規模與提升水準的關係。引導要素集聚,迅速壯大規模,努力做到技術上有話語權、市場上有定價權,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係。率先突破六大新興産業的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積極拓展新興産業發展新空間,加快構築全省整體發展優勢。三是新興産業發展與傳統産業升級的關係。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引導傳統産業通過産品技術的換代升級、延伸産業鏈進入新興産業領域,實現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的互動發展。四是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的關係。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有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支援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發展新興産業中的主導作用。

  羅志軍要求,紮實做好發展新興産業各項重點工作。一是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加快完善規劃體系,突出産業發展重點,確保規劃有效實施。二是全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轉化,全面實施智慧財産權戰略。三是推進新興産業創新載體建設。提高各類創新型園區發展水準,加快特色産業基地建設,發揮創新型城市的支撐作用。四是加快構築人才高地。大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大力引進高端創新創業人才,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營造更優發展環境。五是健全科技金融體系。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金為主的創業投資體系。推進金融服務創新,深入推進銀企對接,著力培育科技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擔保方式,積極發展科技保險,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羅志軍強調,推進新興産業發展要形成合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加強前瞻性研究,以國際視野和全局胸懷,跟蹤世界新科技革命軌跡,把握新興産業發展動態。加大財政支援力度,加強政策整合和創新,實行政策聚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實施績效考核評價,建立和完善全省新興産業統計指標體系。以當年國家抓“兩彈一星”的眼光和魄力,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千方百計把戰略性新興産業搞上去。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克志主持大會並作會議總結。他要求各地各部門迅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認真領會,狠抓落實,迅速傳達,主動對接,在發展路徑上堅持“四化”的主攻方向,在發展重點上著力抓好“四個一批”,在發展環境上大力強化政策措施支撐,更好地支援新興産業實現更大突破。

  副省長張衛國、黃莉新、徐鳴、史和平、李小敏,省長助理徐南平,省政府秘書長樊金龍等出席會議。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