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江蘇:加快新興産業集聚

時間:2010-08-11 10:59   來源:經濟日報

  日前,江蘇省召開加快發展新興産業大會,對加快發展新興産業作出了部署。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在會議中強調,要充分認識發展新興産業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以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軟體和服務外包、物聯網為重點,力爭實現新興産業更大突破,加快形成新興産業發展新優勢,加快向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

  江蘇省發展新興産業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促進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為目標,著力構築人才高地,著力突破關鍵技術,著力優化産業佈局,著力擴大市場需求,加快創建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特色産業基地,建設一批創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全省的國際競爭力。

  加快發展新興産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迫切要求,是搶抓全球科技和産業革命機遇、佔領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大舉措,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創新型經濟的必然抉擇。如何實現江蘇經濟的轉型?羅志軍説,江蘇是製造業大省,實體經濟佔總量的75%以上,但大而不強。要走出加工、貼牌、裝配的老路,發展創新型經濟已經成為必然選擇。江蘇省委、省政府不失時機地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革命機遇,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充分發揮內需市場空間巨大的優勢,充分發揮科教人才優勢、開放優勢和産業優勢,加快發展新興産業。

  羅志軍指出,加快新興産業發展,要正確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一是壯大規模與提升水準的關係。引導要素集聚,迅速壯大規模,努力做到技術上有話語權、市場上有定價權,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係。率先突破六大新興産業的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積極拓展新興産業發展新空間,加快構築全省整體發展優勢。三是新興産業發展與傳統産業升級的關係。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引導傳統産業通過産品技術的換代升級、延伸産業鏈進入新興産業領域,實現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的互動發展。四是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的關係。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有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支援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發展新興産業中的主導作用。

  現在,江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軟體和服務外包、節能環保、物聯網等6大新興産業産值總量已突破1.5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一,成為經濟新支柱。2009年,江蘇省6大新興産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6%,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新興産業的快速崛起,促進了發展品質的提升,江蘇已連續4年完成總量減排指標。據悉,未來江蘇省新興産業的發展主要從人才國際化、技術高端化、産業規模化和發展集約化四個方面實現階段性目標。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