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鎮江焦山

時間:2009-11-11 15:52   來源:新華網

  

 

 

  焦山位於市中心(大市口)東北4.5公里的長江之中,山水天成,古樸幽雅。因滿山蒼翠,宛如碧玉浮于江中,又稱“浮玉山”,為現時長 江中唯一四面環水的風景遊覽導遊。焦山原名樵山,傳説宋真宗為紀念曾隱居山中的東汗處士而改名焦山,並沿用至今。 焦山山水天然真實,向以古樹名碑飲譽遐邇,寺廟建築皆掩映于老樹蔥籠之中,與金山相對,素有“焦山山裹寺”的説法。 山南有定慧寺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寺東寶墨軒,又名焦山碑林,珍藏曆代碑刻400多方,屬於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涵豐富,被譽為“書法之山”,其中的摩崖石刻《鶴銘》享譽海內外。新建的國際碑林,是書法愛好者經常涉足的地方。

  焦山的寺廟、樓閣等名勝古跡頗具特色,大多掩映在山蔭雲林叢中,故有“山裹寺”之諺。焦山與金山不同,焦山高大雄偉,金山小巧玲瓏;焦山以蒼翠的竹木取勝,金山以輝煌的塔寺建築爭長。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焦山“山裹寺”、金山以“山裹寺”的民諺。

  焦山還具有珍貴的“四古”。古寺廟(定慧寺)是明代之建築物,主體建築是綠瓦朱欄,十分古雅。古樹木(六朝柏、宋代槐、明代銀杏),多呈虬奇古怪之態,散佈在山腰水畔寺前廟後,為山寺增添了一層幽邃雅靜、青翠蔥郁的色彩,極宜遊賓休憩。此外,還有古碑刻、崖銘、古炮臺,皆著名於世。焦山屹立於大江之中,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地。唐代潤州刺史和鎮江節度史韓晃,曾造樓船和戰艦30余艘,配備海軍官兵5000多人在大江上操練。南宋抗金英雄韓世忠曾率領官兵樹千人,駐紮焦山反擊金兵之事,已成為歷史佳話,英風千載,流傳後世。明正德四年(1519年)七月十六日,直隸右都御史史叢蘭因江西寧王反叛,親自率領江淮一帶水兵,在焦山江面進行操演。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英帝發動了揚子江侵略戰役,英軍艦侵入長江時,曾遭到副都統海齡率領鎮守焦山的青州兵和旗兵數千人,英勇抵抗和沉重打擊英軍,在近代反帝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焦山,山峰高聳,天塹幽深,怪石嶙峋,花卉爭妍,香色迎人,很堪觀賞。每逢秋月,艷紅的楓樹、盛開的菊花,吸引著四方遊客,贏得詩人的讚美:“焦山秋意濃,丹黃葉不同。霜楓盛春花,古剎展新容”。1953年園林局在山麓地帶新辟了焦山公園,園內設有假山、水池、曲橋、渡亭、花房、果園、苗圃、菊壇、松徑、竹叢等美化基地,使焦山更加秀媚多姿、生機勃勃,蒼翠欲滴。加至江面上帆船點點,龍舟競駛,汽笛爭鳴,飛天翱翔,名魚躍水,俊鶻摩空,鳧雁浮江,點綴其間,美不勝收。

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