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俊海:陜臺經貿合作互補性強 未來前景廣闊

時間:2009-11-17 20:11   來源:台灣網

 

  17日下午,“海峽兩岸經貿科技合作大會”組委會舉行記者見面會。組委會主任、陜西省副省長景俊海出席會議並講話。組委會副主任、省臺辦主任閆超英通報了會議籌備工作情況,“大會”組委會副主任、省商務廳廳長李雪梅介紹了陜西參會企業及有關重點招商推介項目情況。(台灣網 肖燕 攝)

 

  台灣網11月17日西安消息 17日下午,“海峽兩岸經貿科技合作大會”組委會舉行陜西省領導記者見面會。“大會”組委會主任、陜西省副省長景俊海説,兩岸血脈相連,文化相通,陜臺經貿合作互補性強,未來前景廣闊,希望通過本次大會增加交流的強度和密度,進一步促進陜臺經貿科技合作。


  景俊海用24個字形象概括了陜西的基本情況,那就是:“歷史長、山水美、資源多、科教強、基礎好、區位優、發展快、機遇大”。他説,陜西的這些優勢現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陜西自然資源多,但還有待全面開發;科教強,但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還很低,人才多,但缺少發展的平臺;陜西的基礎好,但這些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區位優,但對周邊省市的輻射能力還有待增強。而這些方面,恰恰是陜臺可以進行合作的方向,希望能夠借助彼此的優勢資源謀求合作、共同發展。

  景俊海表示,今年6、7月份率陜西省經貿交流考察團赴臺灣考察的訪問,直接促成了本次“海峽兩岸經貿科技合作大會”的舉行。他説“通過與臺灣各界的廣泛交流和深入接觸,進一步看到了陜臺經貿合作的互補性和迫切性,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島內業界對參與陜西投資貿易合作表現出的濃厚興趣和他們加強與陜西合作,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強烈意願。”

  他強調,這次大會重點圍繞對臺招商引資,緊緊抓住國際金融危機産業結構調整,西部大開發和擴大內需以及國家批准建立“關中—天水”經濟區等良好機遇,充分利用陜西的科技實力和資源優勢,加強陜臺之間的經貿科技交流與合作,探討雙方在高新科技、能源化工、先進製造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互補空間與合作前景,促進兩岸共同發展。

  現場有記者提問,“陜西是如何保護臺商權益、解決臺商在陜的生活和工作方面遇到的問題的”,景俊海風趣地用兩個“凡是”作答: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凡是對臺商作出承諾的,都要努力去辦。他説,為了解決臺商權益問題,陜西建立了臺商投訴的專門機構以推動問題的解決,並建立了省領導聯繫機制,致力於重大臺商權益問題的解決。目前,陜西省接到的重大臺商權益問題已有10件得到圓滿解決,6件已基本解決,還有4件正在解決。

  本次“海峽兩岸經貿科技合作大會”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是國務院臺辦確定的2009年對臺重點經貿交流項目,旨在推進陜臺産業合作,實現兩岸共同繁榮。大會將於11月19日——22日在西安舉行,預計將有兩岸學者、企業界人士約430余人參加本次大會,其中臺灣客人近200人。(記者 肖燕)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