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副省長赴臺灣彰化“陜西村”“尋根”

時間:2009-11-17 17: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彰化秀水鄉也有一個陜西村,吸引了陜西省副省長景俊海去“尋根”。

 

  陜西村在七八十年代,曾掀起臺灣各地陜西同鄉會尋根的熱潮,村內供奉的烏面大將軍寫下輝煌的傳奇,後來兩岸開放探親後才逐漸沒落,村民希望這回兩岸直航,能締造觀光回流的盛景。 

  臺灣大街小巷在二戰後紛以大陸省份命名,有歷史背景,不足為奇,但秀水鄉的陜西村,卻是古來流傳的老地名,一九七七年教育廳督學徐秉琰好奇探源,發現村內供奉一“烏面大將軍”石碑,相信這就是鄭成功大將馬信當年集結陜西省部眾屯墾平亂的地方,才有了“陜西”之名。

  耆老至今仍津津樂道,老地名、新發現,當地興起要替烏面大將軍蓋廟、雕金身,雕刻師傅還得到大將軍馬信託夢“我本來是紅面,真緣投,部眾為掩耳目,才將馬字寫成烏”。

  沒多久,石碑立處蓋了廟,烏面大將軍也大顯威靈,紅了好一陣子,遊覽車絡繹不絕載著臺灣各地陜西老鄉來看“故鄉”,捐款熱烈,一九八一年廟後方佔地地兩百坪的“陜西文物館”落成,上將劉玉章及謝東閔等都親臨剪綵。

  兩岸開放探親後,尋根“陜西村”的熱潮一下子降溫,如今陜西文物館空蕩蕩,這幾天陜西省副省長景俊海來訪,又替平靜的村子掀起了話題和轟動。烏面將軍管理委員會主委吳水益説,陜西村不少企業主,也懷著人親土親的心情,到大陸陜西投資,陜西小學的師生也多次赴大陸進行文化交流,希望這一波新興的兩岸觀光潮流,有更多的陜西鄉親也能來看看臺灣的陜西村。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