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兩岸互動數字內容設計大賽 -- 大陸數字內容産業概況
網遊業半年談:資本回暖 網遊業原創力提升
時間: 2010-07-23 16:46     來源: 中國文化報

  當網際網路上關於“網路遊戲究竟是不是毒品”的討論漸漸消歇時,網路遊戲産業在今年上半年迎來了自身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外部大環境下的金融回暖讓投入到中國網遊公司的資金重新提升,也進一步刺激了中國網遊企業原創生産力的提升,使得企業之間的人才戰爭愈演愈烈。同時,隨著網遊産品日趨豐富,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全新的網遊周邊産業,從而開啟新的“藍海”市場已然成為眾多網遊公司的新目標。但另一方面,這也催生了一部分網遊公司的急功近利,為了儘快實現新産品的盈利,低俗化行銷甚囂塵上,給整個産業抹上一層陰影。該如何看待中國網路遊戲市場上半年的發展?6月初新出臺的《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也許給出了一個角度。

 

  大周邊産品尋找新“藍海”

 

  上半年,隨著越來越多的網遊公司和網遊産品進入中國市場,網遊市場逐漸呈現利潤攤薄的狀態。一線網遊企業開始在危機感的壓迫下,尋找新的“藍海”,而遊戲周邊産品則在被很多網遊公司淡忘多年之後,重新開始回歸,只不過,這一次回歸的不再是諸如絨毛玩具、動漫海報這樣的狹義周邊産品,“大周邊”概念在今年悄然成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就是盛大和完美時空。

 

  據了解,目前盛大旗下已有40款遊戲産品,其中30款遊戲已經啟動運營。儘管一直以來,外界對盛大遊戲的運營水準頗有非議,但陳天橋顯然不僅僅只側重於遊戲,而是將他的娛樂帝國建立在一個廣泛的戰線之上:收購做音樂的華友世紀、成立做影視的盛視影業、控股可以為音樂和影視提供網路發行渠道的視頻網站酷6等。而盛大文學、盛大遊戲的存在,更可為前者提供各種素材和平臺人氣優勢,同時又可借助後者,巧妙地進行混合式宣傳。當然,這一切都可以作為盛大旗下游戲的“周邊産品”,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周邊産品産業鏈。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完美時空,借助去年影片《非常完美》的票房佳績,今年完美時空開始將目標轉移到和其網遊産品直接對接的《誅仙》之上,一方面,推出了全新的網遊産品《夢幻誅仙》,另一方面,《誅仙》的影視劇也于近期投拍。盛大和完美時空的運作,都説明瞭一點:網遊公司已經開始多元化發展,通過大周邊概念,給自己的産品創造更多的“藍海”。

 

  人才戰爭 原創力的新起點

 

  僅上半年,國內遊戲行業的跳槽事件就有十多起,金山公司管理層人員的大幅變動,金山烈火工作室解散,主力研發人員星散其他公司,以及網易《大話西遊2》主創團隊辭職等,遊戲高管頻頻離職或項目團隊集體跳槽成為各家遊戲公司要時刻面對的挑戰。為此,不少國內網遊企業開始引進一些國外知名的遊戲研發人員作為“中國隊”的外援,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便是網易引入暴雪主策劃,來打造旗下久久難以出爐的網遊産品《天下貳》。

 

  其實,國內網遊行業的人才戰爭,並非簡單的人才流動,其在深層意義上體現出的是中國網路遊戲企業對人才的重視和對原創能力的看重,以及他們開始將人才作為提升原創網遊研發能力,力求摒棄單一依靠國外優秀遊戲作為主要支柱的舊有模式。儘管有數據稱,中國原創網遊在數量和市場佔有率上早在四年前就已經佔據國內網遊市場半壁江山,但“10餘款原創一線遊戲不敵一款國外遊戲收益”的情形,還是讓不少中國網遊企業感到了深刻的危機。

 

  事實上,我們也看到,今年上半年的人才流動,不同於過去的高層挖角,網遊研發人員在這場網羅人才的競爭中成為主角,各家公司紛紛制定更具有刺激性的激勵機制來吸引研發人員為自己服務,如巨人網路向創業公司提供49%的股份,搜狐暢遊啟動的“祈寶計劃”等,這種激勵機制和人才戰爭的擴張,讓網遊公司不僅更加重視對研發人員的培養和保護,同時也越發證明國內網遊公司對原創研發的重視。

 

  低俗行銷成風 網遊亂局待規範

 

  網路遊戲在上半年開始出現低俗行銷的集中爆發,這種亂象儼然給本來就廣為社會輿論詬病的網遊,帶來了更為沉重的道德枷鎖,而一部分網遊公司對此卻樂此不疲,並頻繁將一系列“問題”名人引入自己的産品宣傳中,使整個網遊産業的行銷出現了低俗化趨勢。

 

  事實上,此類網遊低俗化代言現象並非今年才有,去年就已初見端倪。之所以低俗化越演越烈,一方面是遊戲山寨化和投機趨勢帶來的弊病。由於國産遊戲製作普遍存在山寨化的跟風現象,導致了遊戲廠商對於精研一款遊戲的興趣銳減,相反,對行銷方面的重視程度更加強烈。另一方面是這類低俗化的情色行銷在目前頗有市場,借助行銷之力,讓一部分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可言的低品質、低投入遊戲産品“脫穎而出”,利潤率甚至超過了投資數以千萬元計的網遊大作。正是由於利益驅動,令不少遊戲廠商對旗下游戲産品不分良莠,都進行這樣的包裝,進而形成了整個行業的一個不良風氣。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6月2日,文化部公佈《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作為上級主管部門,在這一時間出臺這一辦法,可以視作是對網遊市場亂局進行規範的一個全新開端。

 

  根據該《辦法》,網遊玩家將被要求用身份證件實名註冊,企業也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而在虛擬貨幣交易、網路實名以及禁止PK等社會關注的網遊焦點問題之外,網路遊戲行業的入行門檻在《辦法》中被定為“註冊資金不低於1000萬元”,這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大量存在於網遊行業中的機會主義“蝗蟲”對網遊市場的擾亂行為,從而對國內網遊市場中“很黃很暴力”的現象起到極大的遏製作用。同時,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網路遊戲進行管理和規範的部門規章,該《辦法》首次系統地對網路遊戲的娛樂內容、市場主體、經營活動、運營行為和法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可以預見,在8月1日該《辦法》正式實施之後,網遊業的發展將更為有序。

編輯: 徐麗華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