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李可基:飲用水的營養和醫學進展

  時間:2008-09-18 13:26    來源:台灣網     
 
 

 

李可基

 

 

 

人物簡介:

 

  李可基,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中國營養協會特殊營養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指導專家委員會運動專家組組長、營養與特殊膳食食品標準分委員會委員、衛生部新資源和保健食品審評專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主要涉及慢性病與體力活動、肥胖和能量代謝、運動與糖代謝、膳食脂肪與疾病、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與健康、飲料與營養等領域。主持或參加過數十項國際國內科研項目,發表文章和專著近百篇。

 

   “2008 中國國際包裝飲用水峰會”18日在深圳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國際瓶裝水協會、歐洲瓶裝水協會聯合主辦。這是是中國飲料行業首次以包裝飲用水為主題的國際盛會。 李可基教授在大會上做了主題發言,以下為發言摘要:

 

  生命和健康離不開水,人體每日維持需2-3升左右的進出平衡。飲水不足造成機體脫水、過量造成低血鈉、輕者影響認知功能和體力工作能力、重者導致死亡。一些證據還表明飲水具有改善健康和預防疾病的作用,如日常飲水量與泌尿係結石和泌尿係感染的關聯。

 

  飲用水還是一些礦物質營養素的重要載體,其中的硒、鈣、鎂、鋅等元素可被腸道很快吸收。一般飲用水産品所提供的礦物質含量不超過一個人每日需要量的10%,對平衡膳食的礦物質營養貢獻有限;但是在膳食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選擇富含礦物質的飲用水産能夠顯著改善鈣和鎂等營養素的供給。

 

  飲用水的衛生是水質的首要指標,也是近一百年來人類平均壽命翻倍的主要貢獻因素之一。飲用水的來源是水質的重要保障,同時加工,銷售和消費環節也是影響飲水衛生的關鍵因素。飲用水的首要營養作用是為機體提供水、其中的礦物質成分,不論來源於自然環境還是人工添加,只有在攝入的元素品種及其數量上足以補充機體的需要才具有營養價值。

 

  就此,本報告將回顧有關飲用水的營養和醫學進展,介紹中國的飲水推薦量,並討論有關的特學研究證據。

 
編輯:石慧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