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神七航太員 視 頻 各方反應 專家話神七 圖 片 中國航太 世界載人航太發展 航太小知識 神舟飛天歷程 祝福神七
 
 
 
 
“神舟”五號
 
  來源:      日期:2008-09-16 16:09

 
 

  2003年10月15日發射升空,定於10月16日返回,飛行21小時。

  飛船進一步完善了應急救生系統,從起飛到著陸都精心設計了救生方案。”

  實驗:艙內未安放任何科學實驗儀器,旨在保障航太員足夠的活動空間和安全。航太員一日三餐甚至包括魚香肉絲等有中國特色的食物。飛船還搭載總計1000克花卉、蔬菜、水果種子,利用空間技術手段促進改良遺傳。

  我國的載人航太工程于1992年1月被正式批准,擬定將發射6艘飛船,即“神舟”一號至“神舟”六號,並實現飛船的安全載人和返回。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有關人士最近接受了《科學探索雜誌》記者的採訪。這位專家表示,載人飛船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空間站的運輸器,未來的每一艘“神舟”飛船發射後,都會有一個軌道艙留在太空軌道,成為“空間實驗室”。但空間實驗室只能相當於一個“單間”,通過多次發射,多個軌道艙在太空對接,才能形成真正的“空間站”。多個軌道艙通過多次對接後,空間站才能算得上一個功能齊全的“單元”,各艙之間可分可通,航太員可以從一個艙鑽進另一個艙裏進行各種工作。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71次飛行,也是繼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太發射連續第29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4圈
搭載物品: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農作物種子等。
試驗項目:神舟5號將儘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太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説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太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
新技術應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其中設定了幾百種故障模式,一旦發生危險立即自動報警。即使在飛船升空一段時間之後,也能通過逃逸火箭而脫離險境。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