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神舟七號飛船與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在垂直裝配廠房進行對接。新華社發(秦憲安 攝)
昨晚,神七進行發射前最後一場全區綜合演練。當晚6點開始的合練,歷時3個多小時,合練結果表明,各係統組織指揮暢通,技術狀態、參試設備狀態良好。演練結束後,所有技術狀態全部“凍結”,等待執行發射任務。
-加電檢查
緊急關機考驗點火應急能力
昨天上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區進行了負8小時之前的最後一次加電檢查,這也是繼前天飛船火箭係統分別進行加電檢查後,飛船火箭聯合進行的一次全面體檢。
當天上午9點27分,發射區緊急關機功能檢查正式開始,在距離發射塔架最近的指揮大廳里,記者看到,所有工作人員各就各位,火箭、飛船等七大係統的負責人也出現在這里,全程參與檢查工作。發射區緊急關機檢查是對火箭點火後進行的一次各係統狀態的功能檢查,主要是考驗火箭點火後,如果出現故障的應急處理能力,它也是昨天加電檢測的主要內容之一。
加電檢查結束後,在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統一指揮組織下,酒泉衛星發射場及各測控點等係統進行全區合練,抵達酒泉的航天員參加合練。
-模擬演練
合練按照發射實時情況進行
合練于昨晚6點開始,歷時3個多小時。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係統總指揮崔吉俊介紹,此次演練,神七的火箭、飛船、發射場等七大係統全部參加,除不進行點火、航天員不進艙外,均按發射的實時情況進行演練,是參試測控通信係統最多、最全、最貼近實戰的一次綜合模擬演練,也是神七發射前最後一次綜合模擬演練。
“東風飛行正常”,“青島跟蹤正常”……當晚6點17分,在發射場指控中心,模擬演練正常進行。在指控中心,大屏幕被分成4塊,分別顯示著發射塔架圖像、測控數據、飛船運行的模擬動畫等畫面。
據了解,正式點火前,飛船要進行計算機理論彈道檢查、起飛信號檢查以及多次的綜合信息檢查。
崔吉俊表示,演練結束後,所有技術狀態全部“凍結”,等待執行發射任務。
-訪談
發射場係統總設計師陸晉榮:
發射場已進行4大改造
昨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係統總設計師陸晉榮接受記者採訪,他透露,針對神七任務的特點,發射場係統進行了4個方面的較大改造。
陸晉榮說,火箭燃料推進劑加注係統的流量計進行了更新,並增加了可以提供相互驗證功能的備份流量計,提高了加注的速度。
其次,對老化的地面輔助設備進行了改造。
另外,發射模擬訓練投入使用。以模擬化的手段,實現發射場全係統、全流程、全人員的綜合訓練,有效提高了參加航天發射人員的技術水平。
同時,更加重視對可能出現問題的預控。對關鍵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行了全面的量化評估。
-應急保障
海上測控船備數千項預案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黨委書記丁興農透露,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的5艘遠望號測量船,已制訂出數千項應急預案,確保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海上測控任務順利完成。
丁興農表示,三大洋由于受到不同的災害性天氣影響,測控海域變得更為復雜,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確保神七載人飛船海上測控任務順利完成,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海上測控由以往的4艘遠望號測量船變為5艘,這是中國航天遠洋測控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
5艘測量船共設計數千項包括航海、測控、通信、調度、氣象、船舶動力、水電空調等方面的船載設備應急預案。其中僅遠望三號船就先後制定了近200余項用來保障測量船與北京的通信暢通,約600余項用來確保測控穩定有效,150余項用來
保障航海氣象係統能提供準確、及時、準點的航行測量工況,130余項用來提供良好的船舶動力,確保動力無限,約140項確保供電、空調、設備用水的安全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