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神七航太員 視 頻 各方反應 專家話神七 圖 片 中國航太 世界載人航太發展 航太小知識 神舟飛天歷程 祝福神七
 
 
 
 
國際合作:載人航太發展新趨勢
 
  來源:新華網      日期:2008-09-18 13:49

 
 

     新華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李宣良)隨著航太技術的迅速發展,航太活動越來越頻繁,參加航太活動的國家越來越多。載人航太離不開國際合作,國際合作已成為載人航太發展的新趨勢。

     探索與利用外層空間是一項複雜、艱巨、高風險、高投入的事業,單靠一兩個國家是難以持久和深入的。廣泛的國際合作已成為推動和普及空間科學、技術與應用,使之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社會的有效途徑。

     1975年7月15日至21日,美國的“阿波羅”號飛船和蘇聯的“聯盟”19號飛船在太空聯合飛行,成為載人航太的首次國際合作。冷戰結束,為載人航太國際合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國際環境,為航太技術的相互交流帶來了難得的機會。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載人航太進入了國際合作新階段。

     在“和平”號空間站“天馬行空”近17年中,共接待了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航太員100多人次。美國通過太空梭與“和平號”的9次對接飛行,使美國共有44名航太員造訪“和平”號,其中有5名航太員到“和平”號上長期工作和生活,累計時間977天,使美國掌握了太空梭與大型空間站在軌交會對接的技術,積累了在空間站上長期工作和生活以及處理應急情況的經驗。

     21世紀是人類探索與開發利用外層空間的新世紀。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的新時期,為了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需要更加廣泛的航太國際合作,加強航太國際合作已成為世界航太國家的必然選擇。以國際空間站為例,這已成為人類迄今為止最大的一項航太合作計劃。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的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空局11國、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16個國家。

     作為世界上第三個把航太員送入太空的航空大國,中國一直在積極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航太交流與合作。中國已先後與十多個國家和機構簽署了政府或機構間空間合作協議,建立了空間合作機制;中國與歐盟合作的“伽利略計劃”正按計劃實施;中國進一步推動了同亞太地區國家在空間技術發展和應用領域的友好合作;中國深化了同巴西、阿根廷、尼日利亞等國家的南南合作,並取得了新的成果;中國還參與了聯合國關於落實第三次外空大會各項建議的相關活動。(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