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巨頭戴爾落戶成都 將造旗艦生産基地和客服中心

時間:2010-11-30 13:45   來源:中國證券報

  9月16日,戴爾正式宣佈,將在成都高新區建立戴爾(成都)旗艦基地,集生産、銷售和客服於一體,以支援中國西部地區業務的快速增長,2011年投入運營後,規模將達到3000人。這是其在中國繼廈門後開設的第二個主要運營中心。

 
  劉奇葆在會見戴爾客人時,引用了毛主席的詩詞“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首先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對戴爾落戶四川表示歡迎。他説,戴爾落戶四川具有重要意義,是一個十分正確的重要選擇。這表明戴爾在中國的佈局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是對西部大開發政策的積極響應。他表示,省委、省政府將會為戴爾在四川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我們相信戴爾(成都)旗艦基地項目的啟動,將成為戴爾公司全球戰略佈局的重要一環,併為四川電子資訊産業的發展壯大增添新的活力。”閔毅達對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支援表示感謝,他表示,堅信戴爾在四川和成都會有繁榮的未來,同時也希望進一步深化與四川和成都的合作,把戴爾(成都)旗艦基地項目越做越好。


  IT前景和共同價值觀讓戴爾對成都一見鍾情


  戴爾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電腦及資訊産品軟硬體生産以及服務提供商,今年二季度其電腦産品出貨量已重新回到全球第二位。中國是戴爾全球收入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2000到2010年,戴爾中國的收入增長11倍,其今年2011財年第二財季的報告顯示,戴爾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52%。市場分析公司IDC 預計,至2014年,中國西部對電腦需求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1%。正是基於這種強勁增長的良好預期,戴爾自2009年年底就開始對中國多個中西部城市進行考察。成都以其完善的産業配套設施及運轉良好的物流體系,以其良好的人才儲備環境,以其歷年連續吸引多個世界500強企業的雄厚實力,引起了戴爾的高度關注。


  自2009年11月以來,戴爾公司經過多次考察,與省、市領導及成都高新區進行了充分溝通,最終決定在成都高新區設立其在中國新的旗艦基地,也是其繼廈門之後的第二個旗艦基地。除設立運營研發服務中心之外,戴爾還將自建製造基地,尤其是通過訂單轉移,帶動全球主要代工廠商進入四川,與成都共同建設一個全球性的電子産品生産及物流樞紐城市。


  “戴爾認為四川省和成都市在IT産業方面有著非常光明的前景。因為這裡有世界級的優秀團隊、有豐富的人力資源,這裡的經濟環境、基礎設施、區位條件和成都這座城市的發展遠景都非常具有吸引力。”閔毅達説,“戴爾非常重視真誠、信任、透明這樣的品質,同時我也感到了成都和四川都展現出了同樣的品質,對這一點我有深刻的體會。”“我們之所以能夠最後選擇成都,是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價值觀,同時我們認為成都和四川有這樣的價值觀,有這樣的品質,讓我們更容易地做下這個決定。同時你也能感覺到在成都的背後,整個四川省都在支援這個項目。”

 
  戴爾在成都全新的運營中心將會增強戴爾在中國的地位。目前,戴爾在中國的項目還包括:在廈門建立的兩個電腦生産基地和一個企業服務指揮中心;在上海設立的一個全球産品設計中心,也是戴爾在美國之外的全球最大的設計中心;在大連設立的戴爾國際服務中心。據戴爾透露,未來10年,戴爾在中國的設施、人才、研發和供應商採購方面的總投入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


  戴爾落戶將加速更多重量級IT企業入駐成都步伐


  值得關注的是,戴爾在成都高新區設立的這個中國新旗艦基地並非是普通的生産和客服中心,它還將帶動全球主要代工廠商在成都建立電腦及資訊産品生産基地,為增加成都在全球IT産業的話語權再添重要一筆。


  戴爾公司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表示説: “我們正在規劃未來,很高興看到戴爾在中國的戰略投資能夠更好地服務該地區對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的日益需求。過去12年戴爾在中國發展迅猛,得益於我們6000多名經驗豐富的中國團隊成員的精誠貢獻。我們致力於推動成都運營中心的成功,並努力兌現戴爾對所有客戶的承諾。”戴爾在成都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中國,而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閔毅達説,“我相信我們與四川、成都在未來有很多方面可以進行合作,我也相信隨著戴爾到成都進行發展,以及戴爾帶來的整個生産鏈和供應鏈的發展,會加速成都和四川IT産業的發展。”

 
  目前,四川已經擁有一個領先西部的包含平面顯示、整合電路製造、軟體開發與服務在內的電子資訊現代産業體系,在此基礎上,戴爾基地項目的落戶將進一步加快四川建設一個世界級的IT製造與服務供應鏈生態系統、一個在中國更具競爭力的IT市場,開創全球電腦産業發展新局面;使成都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電子産品生産及物流樞紐城市,也將進一步鞏固四川作為西部大開發最具發展活力和標誌性地區的地位。


  成都在承接全球高科技製造産業轉移中優勢漸顯


  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中國西部的物流和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流樞紐、通信樞紐以及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産業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已經成為西部大開發中的引擎城市、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領城市。近年來,成都在承接全球高科技製造産業轉移中的優勢漸顯,吸引了英特爾、摩托羅拉、康寧、住友、西門子、阿爾卡特、微軟、愛立信、日立、日本電報電話(NTT)、友尼森、NOKIA、MPS、林德集團、日本富士通、Symantec、富士康等眾多世界500強和國際知名企業落戶。


  據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西部大開發以來十年的快速發展,成都在承接全球高科技製造産業轉移中的優勢更加明顯。靜態優勢方面,一是人才優勢,成都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科研實力雄厚,每年培養了大量的高技術人才,成為全國重要的高技術人才供應地;二是人居環境優勢,成都天府之國的自然生態環境、包括住房在內的生活成本、商務成本比沿海低,這些因素可以幫助企業留住人才;三是市場優勢,就是市場腹地廣闊,覆蓋四川8700萬人口,輻射西南和整個西部,而且,中國西部未來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潛力是巨大的,中國西部一定是跨國公司必須考慮的戰略佈局。在動態優勢方面,一是成都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和積累,在一些高科技領域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産業基礎不斷增強,能夠為像英特爾、戴爾這樣的全球性高科技企業提供更大的增值空間和發展可能;二是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使成都作為中國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凸顯,對於企業特別是大規模製造企業來講很有吸引力;三是政府服務優勢,不僅為企業提供優良的政務服務,解決企業在落戶、建設、經營中的一般性問題,而且拓展了為企業的個性化服務,及時滿足企業發展進程中的需求;四是四川正在加快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將極大地改善交通物流條件,拓展成都的市場半徑和輻射範圍。該負責人説:“有企業跟我們講,從成都出口到歐洲,如果能夠通過陸路出口到歐洲,經未來新亞歐大陸橋,用鐵路集裝箱運輸,比從上海出口經船運到歐洲,物流成本可節約20%,時間減少一半。這意味著四川和成都可以成為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節點,成為連接中亞、歐洲、俄羅斯市場的橋頭堡。”

 

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