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德州市臺協會長:放眼長遠紮根大陸 處處有機遇

時間:2010-10-22 14:32   來源:--台灣網

 

德州市臺協會長、晉億實業董事長蔡永龍接受台灣網獨家專訪。(台灣網 程軼文 攝)

  台灣網7月16日德州消息  被譽為“螺絲大王”的臺資企業——晉億實業董事長蔡永龍,憑藉遠見與毅力,在大陸佈局發展20年,從浙江到山東,將生意遍佈大江南北,把小螺絲鋪到了青藏鐵路。回顧自己的發展歷程,年近六旬的蔡永龍言簡意賅地説:“大陸的市場廣闊,機遇比比皆是,著眼長遠,堅持下去,就會有回報。”

  眼光獨到 紮根大陸內銷市場

  來大陸投資以前,蔡永龍在臺灣已經從事了近20年緊固件的開發和生産,並將企業版圖擴展到馬來西亞,1993年,蔡永龍將投資目標指向大陸。經過數年努力與摸索,1998年晉億集團在浙江嘉善建成最大、最完整的垂直整合廠,成為全球第一條“螺絲一條龍”生産線。

  “90年代,大陸的政策是鼓勵企業多做外銷,只允許20%內銷,但我來大陸投資就是看中了內需市場。我當時就明白,大陸今後會是世界最大的市場。” 蔡永龍説。

  20世紀末的一場金融風暴,成為蔡永龍決定朝內銷轉型的契機,“當時外銷市場不好做,我就開始轉作內銷,從80%外銷做到80%內銷。在十多年的轉型變化中,我已經把內銷市場打開,做出了品牌。”

  正是基於對大陸內需市場的信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時,蔡永龍不但沒有停下投資步伐,反而“逆市操作”,在山東德州開設面積達500畝,和嘉善母廠同等大小的新廠,為的就是搶攻大陸日益蓬勃發展的內需市場。

  “建設德州新廠主要是出於節約原材料運輸成本的考慮。”蔡永龍説,大陸為了降低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陸續推出擴大內需計劃,建鐵路、修公路,樣樣都用得著晉億的“小螺絲”。為在北方市場搶佔先機,蔡永龍經過詳細考察,選擇了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山東德州。

  目前,晉億實業中標了四段鐵路工程,“光是做鐵路,一年可以做到新台幣100億元!” 儘管德州新廠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虧損近一年,但巨大的市場需求讓蔡永龍對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相當有信心。

  分享成功經驗 再挑會長重擔

  蔡永龍長年在浙江嘉善投資,曾初創嘉善臺資企業協會,並成為首任會長。當蔡永龍投資的腳步來到德州,他也順理成章挑起了大陸第109個臺資企業協會——山東省德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的重擔。

  “德州的臺資企業有八十家左右。在嘉善碰到的問題、處理的經驗我都跟會員們交流,這邊就不會碰到相同的問題。”蔡永龍表示,德州的臺企比較分散,臺協能將臺商聚集在一起溝通交流,問題集中起來解決會比較快。

  在臺商與政府部門之間充當好溝通的橋梁,通過臺協招商引資,參與當地慈善事業,跟各地100多家臺協交流、學習,政府的很多新政策通過臺協很快地傳達給各位臺商,臺商也在臺協的組織下積極參與到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來。

  越交流越了解,越了解越融洽。在大陸經營多年,蔡永龍深刻體會到,臺資企業協會是臺商之間、臺商與當地政府之間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不僅可以幫助臺商解決問題,也可以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面對競爭 需要開闊的視野和勇氣

  當前兩岸關係步入大發展、大合作、大交流的新階段,兩岸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臺商看好大陸內需市場,躍躍欲試。當記者問及蔡永龍是否可以向初次北上的臺商推薦投資區域時,他説:“只要你腳踏實地的去經營,講誠信,做品牌,市場就在你面前,哪都是一樣的。”

  蔡永龍辛苦經營多年的晉億,如今成長為全球産量最大的螺絲製造商,在大陸有約50個物流點,産品配送網路覆蓋整個北方市場、長三角以及珠三角。晉億品牌,已成為同行業響噹噹的一面旗幟。

  “對很多臺商,我最擔心的就是只看眼前,在大陸做事,要扎得下根,要著眼長遠,堅持下去。”基於多年來對大陸市場的深刻了解,蔡永龍直言,隨著大陸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臺商想要進入大陸市場,需要更為開闊的視野,更需要堅持的勇氣和精神。(記者 張弛 程軼文)

編輯:張蕾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