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頻播報 | 論壇動態 | 嘉賓講話 | 嘉賓名單 | 台灣網專稿
媒體報道 | 論壇內容——主論壇——分論壇 | 圖片報道 | 兩岸網際網路發展回顧及展望 | 背景資料 | 嘉賓風采
  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視頻播報

林亮宇:臺灣手機加值服務簡介(二)

時間:2009-07-09 19:39   來源:台灣網

  這個時間並不代表出現的時間,讓大家知道在2.5G、3G用不同技術在那個時期出現的或者是主要使用的價值服務是什麼,這一頁給大家參考。

   我覺得在大陸這邊也是類似的方式,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手機加值服務。手機製作服務領域從有很多種模式。第一是我自己做的,第二是紫色部分,我們自己做但是也賣,第三就是有一些傳統的和知名IP,像哈利波特,漫畫像蜘蛛人,有很多類似的,這些IP當你改變成手機加值服務的時候,很受歡迎,有很多合作方式。第一就是授權這個IP再轉授權給一些開發出來,也有直接授權。IP直接授權SD再自己找CP開發出來,下面就是我這個發行商到最底下的部分,有幾個主要投入,先看最左邊就是發行商是跟門戶網站合作。

  第二種是手機廠商,特別是最近蘋果非常成功以後,有很多的國際手機廠,想做一樣的生意。就是自己做一個加值服務網站,會預置在手機裏面,玩家買到手機下載,可能手機廠商的費用是出現在下個月使用者電信帳單裏面。最後一種模式也是大家常見,是目前在臺灣超過85%以上是通過這種方式下載。跟手機廠合作的時候,要求手機廠預設價值服務網站。當拿到一個新手機,下載的時候聯到後臺主要合作模式是這樣。

  前面説到臺灣的電信業者跟移動業者與大陸不一樣,大陸這邊在我們看來是一家獨大的形式,長期而言還不知道,因為我們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臺灣中華電信有一些加值服務,臺灣收入比較高是遊戲,音樂,影視。説到一個KKBOX隨身聽是通過PC,跟很多音樂廠商合作,玩家不是下載到自己的,是類似網路收音機的方式,KKBOX主要的用戶是PC,中華電信跟他們合作推出手機版本。

  臺灣大哥大手機加值服務有一些,像音樂達人跟類似剛才講的KKBOX,當你打電話到受話方聽到的一段音樂,臺灣大哥大合作想了一個方式,這個錢是接電話的人付。後來想出一個主意,準備要接電話的人賺錢,傳統電話方式,甲打電話給乙的時候,聽到是廣告,廣告只要打電話,這個乙故意隔5秒中接電話他就可以收入0.1台幣,同樣一個機制有很多不同的服務可以開發。臺灣電信業者每一家運作動漫的部分,為什麼把臺灣大哥大特別拿出來,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是比較積極的廠商,臺灣每一年有一個動漫展。

  遠傳手機加值服務是每一家優勢劣勢不一樣,中華電信是傳統,前面講他本來是公營改民營,市話佔有率有90%,所以他們策略很自然運用他們原來這方面的優勢,他們推了F2,類似這種費率對其他廠家打擊是很大,但是其他電信業者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説像臺灣大哥大和遠傳都各有各的優勢,我們會到遠傳3G多媒體服務,最底下的i-Pay是一個遠傳付費的方式。遠傳新近業者,他操作模式跟其他家不一樣,他們比較熱衷是手機聯網遊戲,主要目的是希望可以從客戶端獲取比較多上網費用。

  我們觀察到3G的一些現象,早期在3G剛開始的時候,很多的業者為了搶用戶在牌照還不夠的時候就上了。這就造成一個現象,用戶拿到話機,信號是不好,3G使用從客戶眼光來看信號還是最重要,手機最重要最基本功能還是通話。早期3G手機不多,顧客選擇不多,回想3G用戶轉換早期是比較慢的,早期也是跟手機有關,比較貴,又不美觀,現在3G手機已經很便宜了,速度變快,後面會更快。大陸這邊的情況,TD不會很多,如果可以解決這一點,市場會有很大的改觀,第三就是Notebook,我們發現它的移動實用性,我們觀察很多人是用Notebook上網,不是在手機上面,這個是一個可以注意的現象。關於大陸這邊推廣有一定啟示作用,臺灣、日本已經實施了就是號碼可攜。原來以前有一些朋友,換號碼要通知這些朋友,就覺得好麻煩,所以就不換了。臺灣不管你用哪家都可以不用轉換,這個體現在各家電信業者用戶增長,今天展現了到5月份的情況。

  下面是臺灣環境電信業者有三大三小,大陸這邊同仁想進入臺灣市場,一定要想,不可能用一個東西使用到所有的客戶身上。鎖定的定位都不一樣,有的是鎖定年輕學生,有的是鎖定在上班族。那麼WAP design同PCWeb2.0的理念不同,我們看大陸一些門戶網站,實際上是有一定不習慣,首頁出來有很多選單,有可能大陸這邊面對客戶太多、太大,必須同一個畫面滿足更多的客戶,一個網頁選單變得非常多。

  最後一個觀察是,臺灣在2005年的時候,3G陸續開放的時候,到今天影像電話應用是非常少,幾乎是沒有什麼人用了,反而是很多傳統加值服務在影像方面找到了一個新思路,體現方式不太一樣,不是用傳統的方式而是用視頻的方式。

  做SingTel手機加值服務秘訣:第一就是我們在設計服務的時候,我們會同時想到客戶可能是在手機上面使用,可能是在PC上面,可能是在IPTV,我們做設計的時候想辦法,用不同品牌之間做一個交流。我們公司一直做這個嘗試,我們公司已經推出手機遊戲、PC遊戲、IPTV遊戲。我們認為未來三個熒幕是一樣的。第二是簡單易用,不需要學生,當拿到就會用,比如説這個手機遊戲剛開始什麼遊戲最受歡迎,麻將遊戲最受歡迎,因為不用學就可以玩。第三就是本地化,你到每個地區的時候,同樣一個軟體英文版跟中文版在臺灣下載量相差了十倍。最後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跟網際網路同仁一起共勉就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注:手機加值服務在大陸叫做手機增值服務)

編輯:張寧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