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小三通新進展泉金客運啟航
 
 
字號:
臺當局為難臺商操弄兩岸議題 還會出什麼花招

  時間:2006-01-17 15:11    來源:     
 
 

  1月14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會見臺商代表時,明確指出“三通”有利於推動兩岸的經貿合作,並設身處地的考慮到臺商的困難,動情地反問,“三通”是臺灣廣大的工商界朋友強烈的願望,為什麼要繞一個大圈子,使得臺商整天在路途上很勞累?胡主席又一次釋出善意,呼籲兩岸民間行業組織儘快商談實現直接“三通”,展現了極大的彈性和靈活務實態度。

  胡主席有關“三通”的講話在島內社會引起強烈反響,臺媒體紛紛作出報道,國民黨積極響應,認為大陸為推動直航,協商方法務實而彈性,球現在已在陳水扁一邊,呼籲陳水扁及臺當局積極回應。國民黨大老、“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應把握契機,開啟兩岸“三通”協商大門。臺工商界深受鼓舞,期盼臺當局積極面對,早日實現兩岸“三通”。

  然而大權在握的執政當局反應則極為冷淡,臺“總統府”僅表示,“已知道此事,將進一步了解胡錦濤的談話全文及談話動機”;臺“交通部”則是“暫不評論”。

  臺當局的反應在預料之中。關於“三通”議題,陳水扁及臺灣當局的表演已是太多太多。

  民進黨執政幾年來,在“三通”問題上大做文章,玩弄多手策略,一會兒拉高調門,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姿態,什麼“兩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條路”,什麼香港模式、民間對民間談判及委任授權等都是解決“三通”的可行辦法等等,以此突顯所謂“誠意”、“善意”;一會兒則玩花招、耍手段,製造種種藉口,提出重重條件,什麼“兩岸‘三通’絕非萬靈丹”,“三通”嚴重危及臺灣安全,“直航”將導致“資金大量流入大陸、失業率更高,衝擊臺灣産業”,臺“國防部”報告更明確指出“三通”將造成臺軍“戰管反應不及、預警時間不足、臺灣空軍訓練空域受到壓縮”等八項嚴重危害臺海安全的問題。臺當局還對“三通”提出諸多前提條件,包括臺灣的“主權”地位、“對等”政治性談判、直航航線定性為“國際航線”或“特殊的國際航線”、經過兩岸正式協商後才能簽署協議,即使同意由民間團體出面談判,也堅持當局“指導、參與、介入”,起主導作用。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三通”萬萬不可開放。

  面對胡主席再次提出兩岸儘快實現“三通”,陳水扁及臺灣當局可謂黔驢技窮,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胡主席説得充滿誠意、善意,且態度靈活、彈性,若立馬反對,恐遭島內更強烈的反彈,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動處境;正面回應,又非臺當局本意,尤其是陳水扁緊縮兩岸關係的元旦講話餘音猶在,在這節骨眼上,在“三通”問題上鬆動,豈不是自打耳光。所以,不得不玩一把深沉,暫不回應,一來看看外界如何反應;二來爭取一點思考時間,籌謀對策。

  不過,相信陳水扁及臺當局再也使不出什麼新花招,該出的牌已經出盡,下一步無非還是些陳詞濫調,照例會指責胡主席的講話是大陸的“統戰伎倆”,將繼續打政治牌,堅持臺灣“主權獨立”,強調依“政府對政府”舉行“對等”談判,或是以“安全”為幌子,設法阻撓“三通”。民進黨秘書長李逸洋于14日當晚即表示,“三通”牽涉“公權力”,胡的講話只是“統戰”。可以預料,胡主席的講話,難以得到臺當局的積極回應,兩岸“三通”之路依然艱辛。

  當然,臺當局不顧民意,不顧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迫切需要,一味阻撓“三通”,其面臨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處境將會越來越尷尬,最終必將為此付出慘痛的政治代價。(楊澤軍)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木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