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三通新進展
字號:
島內專家:實現“三通”臺每年省7.3億美元

  時間:2006-12-09 09:22    來源:     
 
 

  島內有關專家指出,如實現兩岸直接“三通”,臺灣每年可省下7.3億美元,希望春節包機能開啟兩岸雙贏的新契機。

  來自臺北大學、淡江大學、臺北市航空商業運輸同業公會、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工會等8位專家22日在臺北舉行座談會,探討了“從春節包機到兩岸如 何共創雙贏”。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教授説,眾所矚目的春節臺商包機,終於達成“雙向對飛、多航點、不中停”的共識,不僅再度為臺商及其眷屬返鄉過年提供便捷服務,大陸民航客機將首次載運臺商飛抵臺灣,也為兩岸交流往來開啟新頁。

  曾于本月15日參加在澳門舉行的兩岸航空業者直接溝通的臺北市航空商業運輸同業公會總幹事蘇賢榮説,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是在兩岸共同努力下促成的結果。兩岸航空業者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解決了技術層面的問題。溝通中雙方都有高度共識,即在作業程式上儘量從簡。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工會羅懷家説,從企業界的角度,兩岸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如果有更加便捷的交通渠道,對於兩岸經貿發展將産生積極意義。他説,去年臺灣資訊業總産值680億美元,在大陸生産部分超過70%,兩岸行業分工已使臺灣的筆記型電腦銷售量佔到全世界的近70%。如果雙方能進一步加強溝通,降低路途成本,取長補短,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的空間將非常可觀。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劉翰宇教授説,如果實現“三通”,臺灣每年在貨運、空中、運客、電訊方面大約可以省下7.3億美元,如果兩岸直航,臺灣每年空運可以省下132億新台幣,而臺灣航運目前虧損大約在400億以上,所以經濟意義很明顯。

  與會專家還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春節包機,未來兩岸能循春節包機經驗,逐步朝貨運包機、清明包機、中秋包機、端午包機,甚至直航邁進,攜手共創雙贏新局面。  
 
(來源:新華社 記者 李珍玉 何自力)

編輯:李學斌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