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三通新進展
字號:
閩臺“小三通”客運業務增幅快

  時間:2006-12-08 11:04    來源:     
 
 

  來自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閩臺“小三通”開展6年以來客運業務量平均每年以1.28倍的幅度激增,且今年10月走閩臺“小三通”往返兩岸的臺灣旅客人數,首次超過經港澳轉机的臺灣旅客人數。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在榕出席“首屆海峽兩岸管理科學論壇”的45位臺灣學者1日與閩省交通運管及港務方面負責人座談“小三通”問題。臺灣學者對福建為“小三通”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滿意,希望通過兩岸的共同努力,由“小三通”推動兩岸直接“三通”的早日實現。

  福建省交通廳運管部門向臺灣學者介紹了閩臺“小三通”開展六年來的基本情況。據介紹,自廈門、馬尾兩港率先開始與金門、馬祖實施海上客運直航作業五年來,莆田湄洲和泉州石井兩碼頭也陸續開通對金門、澎湖的海上客運直航業務。隨著兩岸交流增多,閩臺海上客運直航的業務量平均每年以1.28倍的幅度激增,今年10月,通過金門─廈門往返兩岸的臺灣旅客量超過6萬人次;馬祖至馬尾航線5年來累計也已超11萬人次。10月,走閩臺“小三通”往返兩岸的臺灣旅客人數,首次超過經港澳轉机的臺灣旅客人數。

  目前,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寧德等沿海地區已陸續開通對臺海上貨運直航,總運量達450萬噸。特別是2004年底和2005年7月,廈門和福州分別啟動了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後,閩臺海上“小三通”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對此,參加“小三通”座談會的臺灣學者們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大家非常具體、務實地提出了“福州港區的佈局及功能區分?”“福州港與廈門港是否存在競爭?”福建砂石運往臺灣的情況以及福州各港區的水深、潮差等問題。

  來自澎湖“臺灣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的碩士生胡峻瑋表示,澎湖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但福建居民目前還不能去觀光,貨運往來也很少,希望加快彼此交流往來的腳步。

  臺灣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汪明生表示,通過考察了解到,大陸方面尤其是福建省,已為“三通”做好各項準備。如果説眼下“小三通”還存有不足,主要問題出在臺灣方面的人為因素阻礙。因此,返回臺灣後希望能透過適當管道將在閩了解的實際情況,向當局及有關方面反饋,敦促當局儘快全面開放兩岸“三通”。

(來源:中新網 史兵)

編輯:李學斌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