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天 氣   
字號:
2007年兩岸青年交流——秋實可期

  時間:2007-12-28 09:45    來源:台灣網     
 
 

  “年輕就是希望,年輕就是機會,在這個時候,年輕人應該負起扭轉時代的歷史責任!”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參訪大陸時曾在一次演講中如是説。的確,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兩岸發展局勢的主導者,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和傳遞者。

  近年來,兩岸青年之間交流交往不斷衝破藩籬,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實現著開拓。兩岸青年論壇、海峽青年論壇、兩岸青年聯歡節、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等活動,已成為兩岸青年和大學生交流的盛會。

  回顧2007年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夏令營仍然是主打,攜手共迎奧運主題活動繼續升溫,唇槍舌戰充滿智慧的辯論賽、知識大賽依然繼續,青年論壇進一步凸顯深度,兩岸青年聯歡節創下最大規模,還有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有意義的活動。


  2007年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燦若夏花,必將秋實可期!

 

  關鍵詞:夏令營 聯歡節 論壇 規模空前 深度增加 來多去少

 

 

  夏令營依然是主打形式

 

    臺灣青年學生與“福娃”合影,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加油

  暑期是兩岸兩岸青年交流最繁忙熱絡的時段,眾多的營團活動都選擇在夏日開營上路。6月25日,以“心手相係,共贏21世紀”為主題的2007海峽兩岸青年學子科技文化夏令營開營;7月4日2007海峽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在廈門大學開營;6月25日以“心手相係,共贏21世紀”為主題的2007海峽兩岸青年學子科技文化夏令營開營,7月8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舉辦的2007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在北京大學開營,7月22日,第四屆濟南?臺灣中學生夏令營濟南開營……

 

 相關專題:2007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

 

  兩岸青年聯歡節創最大規模

  本年度,以“兩岸青年歡聚神州,攜手共創美好明天”為主題的兩岸青年聯歡節吸引了來自臺灣的2600名青年在分別圍繞“歡聚北京 共迎奧運”、“冀臺心 兩岸情”、“錦繡江蘇 共用和諧”、“東方明珠 暢遊浦江”、“牽手匯西湖 同心迎奧運”、“海南島——青春的相約”等內容進行了考察和交流,共同感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共有近萬名兩岸青年參與,是歷年來兩岸青少年交流規模最大的一次。

 

               相關專題:第二屆兩岸青年聯歡節

 

  你來我往 青年論壇增加深度


  6月16日至18日,第五屆海峽青年論壇于在福州市舉辦,來自海峽兩岸的800多名青年精英參加。包括15家臺灣主要青年社團的100多位嘉賓,為歷屆人數最多、也是兩岸青年交流史上參與社團最多的一次。


  8月,2007年兩岸青年論壇在臺灣元智大學舉行,共有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及臺灣臺大、清大、交大等10余所大專院校120名大學生參與。論壇將數字落差與數字關懷議題列為探討重點。

 

  共迎奧運 同慶香港回歸十週年


  07年的兩岸青年交流,奧運主題仍是熱點之一,兩岸青年攜手迎奧運活動、千人夏令營、兩岸青年聯歡節等都融入奧運主題,讓臺灣青年走近北京奧運,了解籌備奧運會的情況,參觀北京奧運場館,與奧運會金牌獲得者聯歡,增錢民族自豪感。


  07年適逢香港回歸十週年,近千名來自香港及臺灣的青少年與澳門及內地青少年會師,乘坐火車前往湖南、北京、上海等地,舉行“十載風雲家國情 中華青年專列行”活動,以此慶祝香港回顧做過10週年,增強家國情。

 

 相關專題:兩岸青年攜手迎奧運

 

  各種賽事上演智慧對決


  7月24日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來自海峽兩岸的16支代表隊在3天內就社會熱點話題展開激辯。島內選派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東吳大學等8支代表隊參賽,大陸參賽的代表隊分別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8所高校。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鄭貞銘表示,雙方應通過辯論賽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

 

  9月11日至14日,第六屆海峽兩岸知識大賽拉開帷幕,共有來自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16支高校代表隊參加。廈門大學奪得桂冠,人民大學獲得亞軍,臺灣政治大學和南京大學並列季軍。

 

  比賽激烈,兩岸青年的友誼也與日俱增。臺灣同學們普遍認為:經過短短幾日比賽,大家可以成為好朋友,勝負不是最重要。更感動於幾天來建立的友誼,兩岸青年能這樣融洽地互動,這見證了兩岸關係在未來將更光明燦爛。

 

  以上種種,雖然主題不拘一格,但所反映出的卻是兩岸青年在推動兩岸人員交流和增進彼此了解方面所起到的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拓寬臺灣青年參與兩岸交流互動的渠道,在相互學習、加深了解中不斷增進共識,無疑會使兩岸青年交流活動越上更高層次。

  當然,兩岸青年交流中也存在一些遺憾,臺灣到大陸的青年學生遠遠多於大陸到臺灣的學生,來多去少失衡現象依然未有大的改觀,當然這源於臺灣當局狹隘的意識形態。值得欣慰的是,兩岸青年交流互訪活動並沒有為此而受到重大影響,反而形成潮流,其勢不可阻擋。臺灣青年走進大陸,體會兩岸血濃于水的深情,感受兩岸歷史文化的連結,耳聞目染大陸在新時代下不斷蓬勃發展的脈動,必會拉近兩岸彼此間的距離,化隔閡為友善。(鐘寶華)

 
編輯:李徽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