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看安徽:合肥大手筆書寫民生工程新篇章

時間:2009-05-22 08:14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22日合肥消息 “改善民生,是為政者的責任。”“合肥務實做民生,絕不作秀。”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人們時常能聽到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關於民生工程一貫經典的闡釋。

  從2007年的12項民生工程,到2008年的28項民生工程,再到2009年的36項民生工程,合肥市財力最近3年直接投入民生工程的資金超過63億元,受惠群眾超過533萬人次,百姓總體滿意度超過80%。

  正在崛起的合肥以人為本,大手筆運作民生工程,一幅“老有所養,勞有所得,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住有所居”的美好畫卷正日益呈現。

  老有所養:五保老人養老在別墅

  青瓦、白壁、馬頭墻,一組由兩層小樓組成徽派建築,藏身於農田和綠樹之間。旁邊一條正在施工的“村村通”公路,正不斷地加固、延長。5月13日,記者來到肥東縣橋頭集鎮中心敬老院探訪時,得知這裡再過一月就將成為200位老人逸享晚年的居所。

  這個敬老院位於竹塘村王首七村民組,是合肥市“515敬老工程”項目,也是安徽省民生工程項目之一。它佔地30畝,總投資400萬元,按照“院容院貌園林化、設施設備人性化、管理服務現代化”的要求,旨在打造成五保對象生活的樂園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

  合肥市現有農村五保老人30444人,散居供養標準為每人每年1500~3120元,集中供養標準為每人每年2640~4320元,高於省定標準1200元。對於集中供養的五保戶,合肥的做法是先將其轉為城鎮戶口,再納入城市低保範圍,按“一類人員”全額補助,其供養經費按現行城市低保金渠道解決。“各級政府在安排財政支出時,必須通盤考慮,在民生工程方面,要舍得投入,特別是對低收入群體、下崗失業職工、低保人群的投入。”市長吳存榮下達了指令性任務。

  事實上,橋頭集鎮中心敬老院建設只是合肥養老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按照“515敬老工程”實施方案,合肥市2009年將興建敬老院18所,新增床位3195張,力爭五保集中供養達到30%。這種項目堅持“全國領先、全省第一、合肥特色”,對項目佈局選址、規模設施、建築風格等均有要求。

  除了像上述的徽派風格,各地興建敬老院也可用現代風格,或別墅,按公寓化無障礙設計,同時配備醫療室、健身娛樂場所以及必要的農副業生産用地,真正體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勞有所得:培訓班裏放飛就業夢

  對於那些經濟困難的家庭來説,勞有所得意味著首先圓上就業夢。翻開闔肥市民近兩年的“民生賬本”,“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計劃均在民生工程之列。

  前不久出爐的《合肥市2008年度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披露,該市累計對3763戶“零就業家庭”獲得就業幫扶,已經全部實現至少1人就業的目標。儘管如此,合肥仍把“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計劃列入2009年民生工程。

  只要有就業願望和就業能力,政府就要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自主創業或組織起來就業,確保至少有1個人實現穩定就業再就業,做到“出現一戶,援助一戶,消除一戶,穩定一戶”。今年1~4月,合肥出現“零就業家庭”12戶,已援助12戶,幫扶13人就業。

  相對於2008年的1項就業類民生工程,今年合肥市民生工程安排的就業類項目有3項:除“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計劃,還有農民工技能培訓工程和新型農民培訓工程。

  4月15日晚6時35分,合肥市包河區淝河鎮關鎮村村民徐步芳剛忙完菜地的活,顧不上吃晚飯,拿著學習袋就趕到200米外的村委會參加“園林花卉”培訓班。“我學完這個班,就在村旁邊的一家公司上班了。”徐步芳一邊説話,一邊興奮地展示著她的“農民工技能培訓券”。

  年初,合肥市即定下目標:2009年全年將完成3.13萬名農民工技能培訓任務。近日,這一目標又調整到3.53萬人。新型農民培訓工程的任務是2.24萬人,截止4月20日已培訓農民2197人,完成年度計劃培訓人數的35.4%。

  病有所醫:看病報銷一站式解決

  “我們農村人,就怕生病,沒有想到現在生病不僅可以參加醫保報銷一部分,而且還可以參加開發區的醫療救助。”家住合肥市經開區臨湖社區四十井居委會的孟慶年老人一邊遞上病例、發票和戶口本等相關資料,一邊激動地對正在辦理醫療救助的工作人員説著。

  直面老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合肥市把改善衛生醫療服務水準作為解決之道。在2007年實施的12項民生工程中,衛生醫療類佔5項;2008年實施的28項民生工程中,衛生醫療類佔6項;2009年實施的36項民生工程中,衛生醫療類佔8項。

  伴隨民生工程規模的擴大,合肥市衛生醫療服務的水準正逐步提高。在肥東縣龍光村居民委員會,記者看到一個頗具現代化水準的衛生室,這裡不但醫療藥具一應俱全,而且可直接為625戶居民提供醫衛服務。“我們現在看小病都不用出村了!”一位村民説,“醫療費還可以一站式報銷”。

  2008年,合肥市大力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居醫保、城鄉醫療救助等民生工程,投入資金近3.13億元,累計救助城鄉特困群眾18.28萬人次,救助患病病人1.33萬人,資助特困群眾參保(合)16.95萬人,建成60個衛生服務中心,120所村衛生室。

  今年,合肥市又把“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準”、“社區殘疾人康復站建設”納入衛生醫療類民生工程。結合和新農合工作,合肥市提出在三縣鄉鎮衛生院平産的攙扶實行限價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在常規體檢的基礎上,增加HIV-抗體監測項目,婚檢産生的費用全部由政府買單。

  學有所教: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針對市民反映強烈的學前教育不規範問題,合肥市今年將幼兒園標準化規範化納入民生工程,以往依次推動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根據實施方案,合肥市將加快各級各類幼兒園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科學合理地制定幼兒園布點規劃,從2009年起至2012年,城區(含三縣縣城)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95%,80%的鄉鎮擁有1~2所公辦中心幼兒園,農村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70%,基本滿足群眾對“好上園、上好園”的需求。

  據了解,合肥市今年將投入3531.08萬元,對99所幼兒園進行建設或改造。這次幼兒園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細緻到課桌椅要適合幼兒身高、影像資料要適合兒童觀看等,目的是為幼兒提供均等化教育教學水準,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除此之外,合肥市繼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農村中小學建設等3項民生工程。2009年,合肥市預算安排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2.68億元,將惠及50.84萬人中小學生。

  住有所居:廉租房用上德國技術

  在合肥市濱湖新區中山路與玉龍路交口,坐落有一個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項目——濱湖惠園。下個月,一期446戶廉租住房承租人就可拿到鑰匙入住。與其他廉租住房不同,這個小區將率先使用先進的德國技術建設中水回用系統,小區雨污水可迴圈利用作景觀水。

  為讓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廉租住房保障被2008年即被納入民生工程。今年6~10月,包括濱湖新區濱湖惠園、新站區藍天公寓一期、經開區天門湖一期、高新區永和公寓一期以及肥東縣、肥西縣和長豐縣廉租住房項目將全面交付使用。同時,又開工興建了和居苑等8個廉租住房項目。

  在不斷擴大廉租房保障範圍基礎上,合肥市還逐步建立分層分級保障,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新模式,並在全省率先建立廉租房實物配租退出機制。繼2008年對5766戶符合規定條件的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金補貼,今年以來合肥市又對4987戶發放了租金補貼。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也是今年36項民生工程之一。按照相關計劃,本月底至6月初,廬陽區壽春路156號大院和龔大塘小區、蜀山區廉泉小區、瑤海區砂輪新村、包河區高壓開關廠生活區將全面開工改造,預計年底前完工,將有11700名市民從中直接受益。(記者:新安晚報 胡佩)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