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省委書記談金融危機:經濟態勢令人鼓舞

時間:2009-05-22 11:21   來源:中新網

  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21日在會見“科學發展看安徽”採訪團時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面對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安徽先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從今年一季度情況看,經濟運作呈現“同比回落、環比趨暖、整體向好”態勢,比預料的要好。

  他特別指出,有三個方面令人鼓舞:一是安徽發展速度高於全國,領先中部,也快於去年第四季度。一季度生産總值增長11.6%,高出全國5.5個百分點,高於去年第四季度0.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位、中部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7%,居全國第4位、中部第2位。財政收入增長5.8%,高於全國14.1個百分點。

  二是固定資産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增幅達37.4%,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46.1%,增幅比去年第四季度和同期分別提高21.6和4.4個百分點。

  三是信貸投放大幅增加。3月安徽全省各項貸款餘額突破8000億元,同比增長33.2%,分別較上月和同期提高9.1和16.6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當月新增貸款660億元,創歷史新高。

  “這表明,中央應對危機的政策是對頭的,我們做出的努力是有效的。”王金山説,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和支援重點,與安徽發展的現實需要高度契合,很多正是多年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薄弱點,提供了難得機遇。

  據介紹,中央第一批新增1000億元投資,安徽獲得45.32億元;第二批新增1300億元投資,安徽獲得52.56億元。在中央投資的帶動下,今年前4個月,安徽全省固定資産投資2030億元,同比增長34.8%,高於去年第四季度16.7個百分點;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65個,比去年同期增加88個。

  王金山認為,當前,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使結構調整變得更加緊迫和現實。“我們感到,如果不注意提升産業層次,不注意轉變發展方式,還是在原有水準上重復建設,那麼發達地區走出危機之時,就是我們面臨新的危機之日。所以,調結構始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主攻方向。”

  其中,在農業結構調整方面,安徽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深入推進小麥高産攻關、水稻産業提升和玉米振興計劃,糧食生産連續5年豐收、3年創新高。積極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發展農産品深加工,省級龍頭企業達433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超過6000家。

  在工業結構調整方面,安徽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以大企業、大項目建設為依託,著力做大做強優勢産業,能源原材料、汽車、裝備製造、家電等産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涌現出馬鋼、海螺、銅陵有色、奇瑞、合力等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骨幹企業。

  在第三産業結構調整方面,主要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安徽加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了城市商業銀行聯合重組,引進多家境內外銀行來皖設立分行,初步形成省市縣三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同時大力發展文化産業,合肥、蕪湖國家級動漫産業基地開工建設,培育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旅遊業總收入相當於GDP的比例去年也已提高到8.2%。

  王金山強調,對安徽來講,承接産業轉移也是一個重大而現實的戰略問題,其中,融入長三角、承接長三角産業轉移是主攻方向。

  為此,安徽初步構架了通向長三角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體系,建成了10多條聯繫長三角的重要通道。特別是合寧動車組開通後,合肥到南京只需1個小時,到上海只需3個小時,大大拉近了與長三角的時空距離。同時,著力加強公共服務對接,與長三角政府間簽署了30多個框架協議、專項協議和城市間合作協議,2400多項省級名牌産品實現了互認,在構建統一市場體系上邁出了重要步伐。

  安徽還積極申請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春節前國務院批復同意並指定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建設規劃,這是安徽迄今為止第一個進入國家層面的規劃。 (魏恒)

編輯:許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