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情簡介

時間:2009-05-22 10:12   來源:中安線上

  蕪湖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漢武帝元封二年(西元前109年)置縣,始稱蕪湖。蕪湖自古即為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古代蕪湖得“兩江交匯、舟楫之利”,農業、手工業、商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是重要的青銅冶煉中心。南唐時就有“樓臺森列”,“煙火萬家”之稱。明代時成為全國的印染中心。清朝時蕪湖與九江、無錫、長沙並稱全國四大米市。在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中,蕪湖被辟為全國五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使蕪湖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近代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也正因為如此,孫中山先生稱蕪湖為“長江巨埠,皖之中堅”。

  蕪湖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蕪湖是安徽省實施皖江開發開放的龍頭和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也是中央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建設皖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改革開放以來蕪湖經濟快速發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過去的5年,蕪湖GDP年均增長達15.1%;2007年蕪湖實現GDP581億元,增長16.5%,財政收入105億元,增長27.3%。實現固定資産投資436億元,增長51.7%。今年上半年完成GDP348.8億元,同比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07.3億元,同比增長66.8%,實現財政收入67.1億元,同比增長29.6%。蕪湖已經成為安徽省經濟最有活力的城市。

  通過多年的努力,蕪湖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材料、電子電器三大支柱産業。奇瑞已具備年産65萬輛整車、65萬台汽車發動機、30萬台汽車變速箱的生産能力, 2007年銷售38.1萬輛,出口20萬輛,2008年上半年銷售19.6萬輛,出口8.1萬輛,預計全年産銷50萬輛,到2010年産銷量將達150萬輛,2015年達200萬輛。奇瑞公司的快速發展帶動了3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蕪湖投資興業,並取得了較好的回報。海螺集團已形成年産1.3億噸水泥熟料、60萬噸PVC型材生産能力,水泥産能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PVC型材産能位居世界第一,到2010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産企業。銅板帶材深加工發展迅速。河北新興鑄管、臺灣華亞塑膠、德國可耐福等在蕪湖投資的材料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以美的、日立為代表的電子電器産業,已形成了600萬台空調器産能,蕪湖已成為中國大陸僅次於東莞地區的第二大空調器生産基地。總投資1億美元的臺達電子以及大陸汽車電子、博耐爾電氣、埃泰克電子等汽車電子企業迅速成長。另外,機械加工、生物醫藥、船舶製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相關産業發展迅速。蕪湖工業門類齊全、工業基礎較好,能為各類企業入駐蕪湖提供良好配套條件。

  蕪湖現已建成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西部地區第一個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個外貿出口加工區。國家商務部統計: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所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經濟增速最快的開發區之一,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位居中西部地區開發區前列。從2000年開始,我們根據“劃行歸類、集聚發展”的原則,建立了配套能力較強的高新技術、綠色食品、機械加工、紡織服裝等7個特色省級工業園區,這些園區基礎設施完備,産業承載能力配套能力較強,能為各類投資者提供合適的投資場所。

  蕪湖是一座交通樞紐城市。蕪湖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有五條鐵路在蕪湖境內交匯,北接隴海線、東接京滬線、南接浙贛線、西接京九線、京廣線,是全國重要的鐵路十字結點城市。蕪湖是華東公路交通樞紐,318、205國道穿境而過,沿江高速、合杭高速在蕪湖交匯。蕪湖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合肥駱崗機場均僅1小時車程。蕪湖港是長江溯江而上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良港,是國家對外籍輪開放的港口,遠洋貨輪可直達世界上46個國家和地區,是上海港集裝箱運輸的喂給港,煤碼頭年吞吐量達1000多萬噸,是中國最大的內河煤港。2007年完成貨物吞吐量4680萬噸,集裝箱量16.5萬TEU。“十一五”期間,城際鐵路(南京—安慶)、蕪溧高速(蕪湖—江蘇溧陽)及蕪申運河(蕪湖—上海)將相繼開工建設,屆時,蕪湖至上海公路僅有3小時車程,鐵路僅有2小時車程。這將進一步密切蕪湖與上海等長三角城市的聯繫和溝通。以蕪湖為中心,4小時陸路交通半徑內,為企業提供了覆蓋40多座大中城市、3億多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

  蕪湖是一座科教城市。蕪湖是全國技術創新工程區域試點城市、全國發展新型建材試點城市、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全國製造業資訊化重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産權試點城市和示範城市。蕪湖創業中心為國家科技部批准的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蕪湖軟體園和留學人員蕪湖創業園,國家人事部還批准成立留學人員蕪湖創業園博士後工作站。蕪湖現有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及以上工程技術中心5個,其中,國家級2個;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6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擁有各類科研開發機構200多家,11所高等院校和21所職業技術學校。

  蕪湖是一座具有競爭力的中等城市。蕪湖資源豐富,生産力要素成本較低。安徽是華東能源基地,華東地區80%的煤炭資源集中在安徽,蕪湖是皖電東送、皖煤東輸的必經之地。蕪湖發電廠裝機容量50萬千瓦,蕪湖華電266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1#機組已並網發電,2#機組年內並網發電,正在建設響水澗4250兆瓦抽水蓄能電站,蕪湖將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電能輸送基地。蕪湖是國土資源部集體流轉土地試點城市,土地供應相對充足,工業用地價格、標準工業廠房租賃成本相對較低。蕪湖城市日供水能力76.4萬噸,日處理能力10萬立方米污水處理廠已建成運營,正在建設總處理能力28萬立方米幾座污水處理廠。蕪湖是“西氣東輸”天然氣接收城市,“川氣東送”工程正在加快建設,天然氣供應能夠保證大項目用氣需求。蕪湖的工業用水、用電、用氣價格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在蕪湖市周邊100公里範圍內,有中國第五大鋼鐵生産企業馬鋼集團、中國最大的銅冶煉加工製造企業銅陵有色金屬集團,還有還有鐵、銅、錳、鋅、石灰石等55種礦産資源,儲量達100億噸。工業原材料資源豐富。安徽是勞動力大省,每年向外地輸出勞力1500萬人,蕪湖人力更是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能夠為企業輸送大量高素質人才。蕪湖擁有74公里長江岸線,且水深條件好,適宜建造各類5000噸級以上碼頭,適合投資建設大用水、大運量的工業企業。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年城市綜合競爭力報告中,蕪湖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居兩岸四地200個城市中第61位,列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第1,其中企業本體競爭力、社會環境競爭力兩項指標均居第9。中國社會科學院倪鵬飛博士與美國彼得?卡爾教授牽頭研究的《2007-2008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對全球500座城市的競爭力進行了評估:在近五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20個城市排行中,蕪湖排名第9位、合肥排名第12位。在福布斯發佈的200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中,蕪湖位居35位,比去年提升了3位。

  蕪湖是一座政策環境較好的城市。蕪湖為國家一類口岸城市,享有國家沿海開放城市和中部崛起的優惠政策。2007年,蕪湖被列為比照東北老工業基地擴大增值稅抵扣範圍的中部試點城市之一,享受增值稅轉型政策,即對從事裝備製造業、石油化工業、冶金業、汽車製造業、農産品加工業、電力業、採掘業、高新技術産業八大行業的企業,其設備投資的15%—17%可用新增增值稅抵免。蕪湖海關、商檢進出口通關服務良好。蕪湖出口加工區為2002年批准設立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享有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進入加工區內的企業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進口設備免征關稅,境內採購原材料、國産設備視同出口,可辦理退稅等。蕪湖金融環境優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相關機構評定,蕪湖各家商業銀行業績和服務能力位於華東地區同類城市前列。會計、律師等仲介服務機構齊備,可為企業提供良好服務。近年來,我們出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的決定,著力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減政放權,精簡行政審批,縮短審批時限,提高服務效率,行政審批時限由過去的30個工作日下降為3.2個工作日。對工業園區企業和科研開發項目投資興業階段實行零收費。

  蕪湖人具有較強的開放意識包容胸懷和創新精神,安商、親商、崇商、富商的氛圍濃厚,民風比較淳樸,政風比較清廉,辦事比較規範。政府定位比較準確,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美的集團何亨健主席説:蕪湖是其對外投資與地方政府合作最愉快、回報率最高、最成功的地方。美的原始投資1.9億元,現在銷售收入已超過100多億,最近追加投資15億元。

  蕪湖是一座濱江山水園林城市。蕪湖山巒疊嶂,江河密布,湖泊縱橫。山體面積佔市域土地面積的20.5%,有赭山、天門山、四褐山、神山、馬仁山、大工山、珩瑯山、五華山等;水域面積佔市域土地面積的14.4%,有長江、青弋江、水陽江、青山河、漳河等;200至1000畝以上的湖泊、水塘共297口,有鏡湖、鳳鳴湖、銀湖、龍窩湖、黑沙湖等。蕪湖四季分明,空氣濕潤,自來水常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年均氣溫17.5度,降水量1100毫米。冷熱適宜,空氣品質較好。在2006年國家環保總局發佈的《全國城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整治年度報告》中,蕪湖空氣品質位居109個重點城市第10位,是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目前來蕪湖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已達32家,各類上市公司已達64家。瑞典SKF、德國大陸、可耐福,義大利菲亞特、美國江森、德爾福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都在蕪湖建立了生産基地,美國沃爾瑪、法國歐尚等也在蕪湖設立了商業連鎖機構。

  目前,蕪湖正在著力推進四大戰略,即工業強市、自主創新、統籌城鄉、東向發展戰略。著力營造“産業特色突出,商務成本較低,辦事規範高效,服務成龍配套,人居環境良好的投資環境”,“十一五”期間,蕪湖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支柱産業,加快傳統産業升級步伐,培育新興産業,努力把蕪湖建設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寧漢之間區域經濟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濱江山水園林城市。

編輯:許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