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四川對外開放合作有理由繼續走在西部前列

時間:2010-10-14 18:34   來源:四川日報

  ——省社科院對外開放(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教授王小琪談四川對外開放合作 

  四川吸收外資逆勢增長

  記者:如何認識四川對外開放合作特點?

  王小琪:四川對外開放合作在西部地區居于領先地位,2009年,我省進出口貿易額在中西部地區居首位,實際利用外商投資居西部地區首位。呈現如下特點——

  一、發展速度加快,規模屢上新臺階。過去十年來,是四川對外開放合作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時期,尤其2008年以來,我省克服了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進出口貿易提前兩年完成 “十一五”目標任務。2009年成為全國唯一進出口、出口和進口三項指標均為正增長的省份。2009年在全國吸收外資下降的情況下,實際利用外資總量和增幅均居西部第一,實現了逆勢增長。

  二、結構優化升級。產品結構優化,工業制成品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初級產品相應下降。到2009年,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佔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的95.7%和91.3%,初級產品出口額和進口額僅分別為4.3%和8.7%;市場結構優化,傳統的歐美市場所佔份額下降,而新興經濟體市場所佔比重上升。到2009年,四川進出口總額中,歐洲所佔市場份額為21.0%,北美洲為14.6%,亞洲高達55.7%。

  此外,對外開放合作市場主體增多,對外開放合作亮點紛呈。

  外資看中四川的輻射作用

  記者:目前四川是中西部吸引外資最多的省份,外資主要看中四川哪些優勢?

  王小琪:首先看中四川作為西部經濟、人口和資源大省及“樞紐”的地位。經濟總量和人口均居西部首位,在區位上處于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中樞”地位,自然稟賦相對優越,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產業較為發達,人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城鎮密布,市場廣闊。四川在西部開發開放中起著標桿和帶動輻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打開了四川市場,也就打開了西部市場。

  2008年以來災後恢復重建過程中,四川得到了海內外特別關注和支援,特殊政策支持也很多,這推動了投資環境的迅速改善,特別是體現在交通、物流、能源、融資、產業配套等發展“瓶頸”的顯著緩解乃至消除。

  四川開放兼容的文化氛圍和宜居環境也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原因。

  推進開放升級和開放帶動

  記者:四川如何繼續走在西部開發開放的前列?

  王小琪: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對四川擴大對外開放合作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機,同時,又對四川發展開放型經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川應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進開放升級和開放帶動,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寬領域融入國際分工合作體係。

  要把引資與引智、引技、引進先進管理經驗緊密結合起來,著眼于研究開發、產業集聚、產業引領和產業帶動,著力吸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大、市場前景好、帶動力大、不污染環境的外資項目,同時更加注重投資服務體係建設。

  支持優勢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推動四川企業在境外投資,開拓海外市場。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