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京臺科技論壇

時間:2010-12-08 18:16   來源:台灣網

  “海峽兩岸科技經貿論壇暨第十一屆京臺科技論壇”2008年12月4日-5日在臺北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産業、學界人士近300人,就兩岸資訊服務、IC半導體、農業科技、寬頻通訊技術等議題展開交流並探討兩岸商業合作機會。這是第二次“陳江會談”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民間經貿交流活動,也是“京臺論壇”舉辦10年後第一次移師臺灣,實現了京臺兩地産業界希望論壇定期輪流在北京和臺北召開的夙願。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合作、發展、創新、雙贏”,合辦單位包括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北京軟體行業協會、北京老字號協會等7家單位以及臺灣“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等8個社團,幾乎囊括了京臺兩地的重要工商團體。

  開幕式上,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發表了題為“二次江陳會的歷史意義”的專題演講。江丙坤回顧兩岸關係歷史,將其分為“不接觸”、“政治對立與經濟頻繁交流”及“兩岸和平共榮關鍵性的一步”三個時期。

  江丙坤表示,今年兩會恢複製度化協商為兩岸帶來經濟雙贏的機遇。他説,今後兩會優先協商的議題包括建立正常交流秩序、兩岸金融合作、投資合作、産業合作(包括標準檢測認證合作)、漁業合作、文教新聞交流等方面。

  江丙坤表示,臺灣方面今年以來採取人民幣掛牌開放,“小三通”人員往來正常化等鬆綁措施,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還將繼續推進開放大陸資本來臺投資生産事業、基礎建設及服務業等項目。

  他説,透過經貿正常化,兩岸正在追求經貿雙贏;兩岸經濟的優點相結合,可建構很多新商機,為中華民族創造財富,為兩岸人民帶來生活的提升,安居樂業,期待今天舉辦的論壇是一個開始。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理事長林清發、榮譽理事長謝坤宗出席開幕式。林清發表示,北京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更是大陸廣闊內需市場的縮影,為兩岸經濟緊密合作提供契機;他期待臺灣企業界攜手開拓這一市場,渡過當前難關。

  臺灣方面,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三三企業交流會、商業總會、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等八大工商團體共同主辦會議;北京方面,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北京軟體行業協會、北京老字號協會等七大機構百餘位企業家聯袂前來參與。

  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振堂表示,今年京臺科技論壇首次在臺北舉辦,標示兩岸交流合作進入加速的正向迴圈;在全球景氣低迷中,懷抱雙贏的希望是美好的事情。

  他説,兩岸金融、經濟體質都不錯,有機會更早脫離此次金融風暴;該公會特別期待,兩地科技産業能先就“第四代無線寬頻商品化”、大陸科技企業來臺參與世界第二大規模的“臺北國際電腦展”共同努力。

  今年“海峽兩岸科技與産業論壇暨第十一屆京臺科技論壇”以“合作、發展、創新、雙贏”為主題,匯聚京臺兩地重要工商團體。

  在為期一天的會議中,北京與臺灣科技産業相關的産、學、研人士將在“資訊服務産業”、“IC半導體”、“寬頻通訊技術”、“農業科技”、“企業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家”六個分論壇就兩岸商業機會的合作與創造進行討論。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