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京臺科技論壇

時間:2010-12-08 18:04   來源:台灣網

  第六屆“京臺科技論壇”是由北京市臺辦、北京市經濟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市臺資企業協會、臺灣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臺北市公會共同主辦的。這屆的主題為:建立兩岸合作機制,共創科技雙贏契機。在兩天的時間裏與會來賓將參加豐富多彩的七場高新技術及相關産業的發展論壇和一場圓桌會議,以此推動京臺高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探討兩岸建立科技共同標準的合作機制,努力構建京臺兩地科技經濟長期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提高京臺經濟科技合作層次,為京臺兩地的科技界、企業界提供一個彼此優勢互補、深化合作的專業平臺。

  第六屆京臺科技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

  第六屆京臺科技論壇暨京臺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于2003年9月10日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開幕。500余名來自京臺兩地的科技界、學術界和工商界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將參加為期2天的洽談活動。

  王岐山代市長首先代表北京市政府向出席會議的臺灣同胞和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説,以“科技合作、發展雙贏”為宗旨的“京臺科技論壇”是京臺兩地、海峽兩岸科技界、工商界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平臺,為密切和加強京臺兩地、海峽兩岸的經貿交流與合作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近年來,京臺兩地貿易迅速增長,人員往來頻繁,投資穩定發展,通過深化兩地、兩岸經濟合作,發揮雙方的相對優勢,對於實現兩岸的共同繁榮與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他説,本屆“京臺科技論壇”的召開,對北京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北京經受了與“非典”抗爭的洗禮。在與“非典”的鬥爭中,全市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協作,依靠科學,取得了抗擊“非典”鬥爭階段性的勝利。在此期間,北京得到了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社會各界的理解、同情和廣泛支援,許多臺商、臺資企業也給予了物資上的援助,體現了兩岸同胞的骨肉之情。他指出,當前,北京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發展機遇,希望臺灣科技界、工商企業界朋友們抓住機遇,關注北京,關注北京奧運會,參與北京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致辭説,多年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今年上半年儘管受到“非典”疫情的影響,兩岸經濟關係仍然保持了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出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並正在邁向日益深化的新階段。他指出,京臺兩地經濟科技交流與合作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京臺兩地經濟合作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京臺科技論壇暨京臺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已在兩岸科技界、産業界産生了廣泛影響,必將有力促進京臺經濟與科技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李炳才強調,祖國大陸歷來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尊重民意、以民為本、為民謀利,應當成為發展兩岸經貿關係和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的出發點和宗旨。只要是有利於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提高兩岸同胞福祉的事,我們都將全力去推動和促成。他表示,祖國大陸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繼續擴大開放的領域,完善吸引投資的法規,並努力抓住西部大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帶來的巨大商機,為兩岸同胞開展經濟、科技交流與合作提供更好的條件和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臺灣力晶半導體公司董事長黃崇仁先生在發言中盛讚一年一度的“京臺科技論壇”是兩岸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最重要的研討會,他表示兩岸科技與經濟合作不會因“非典”疫情受到影響,希望兩岸科技産業通過本屆論壇積極交流,深入探討建立科技標準、合作機制等問題,加強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促進兩岸科技經濟合作與發展,共創雙贏。

  “京臺科技論壇”舉辦五年來,規模逐年擴大,涉及領域不斷拓寬,形成了獨具特色、相對穩定的活動模式和運作體系,品牌效應已經顯現,並得到京臺科技界、企業界的普遍認可和廣泛參與。許多有影響力的臺灣企業家積極參會。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