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全面簽署Linux合作備忘錄

時間:2006-10-18 14:15   來源:Chinabyte

  臺北市電腦公會Linux促進會26日與大陸共創軟體聯盟簽約,雙方將合作開發Linux開放軟體相容性測試及Linux驅動程式。

  這項簽約儀式26日在北京京臺科技論壇舉行,由臺北市電腦公會Linux促進會副會長吳啟昌與大陸共創軟體聯盟副理事長劉澎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根據這項合作,首先雙方將定期交流雙方Linux的測試方法、步驟及Linux軟硬體相容性方面的資訊其次,雙方將利用網站連結、資訊交換及召開研討會等方式,加快Linux驅動程式的開發。此外,兩岸將舉行“臺灣、大陸、香港、澳門等兩岸四地金鵝杯開源軟體大賽”,挖掘優秀軟體人才及Linux應用軟體。

  吳啟昌表示,臺灣發展Linux比大陸還早,但大陸在北京當局全力支援下,靠廣大市場為腹地,已成為Linux大國,臺灣應急起直追。

  吳啟昌説,微軟一家獨大,臺灣軟體業要靠Linux反攻。經由這項合作、分工,可避免資源重復投入造成浪費,雙方建立Linux標準、規格及認證方法,可加速Linux 程式開發。劉澎是中共國家高新技術發展計劃(現稱863計劃)計算器軟硬體主題專家組成員之一,他指出,大陸樂見兩岸業者共同發展相關軟體,以擺脫微軟的專利障礙。

  吳啟昌強調,Linux功能強大,不輸微軟任何程式,以“北京平谷區式範案”為例,平谷區118個機關、學校及金融機構全面使用Linux軟體,運作正常,當機次數絕不比其他品牌多,參與平谷案的十家軟體業者已獲利超過人民幣1億元,值得我國政府傚法。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黃崇仁表示,臺灣市場太小,臺灣資訊軟體開發一定要靠大陸市場,兩岸合作開發軟體可創造“雙贏”。

  為擺脫微軟主宰全球軟體業的束縛,各國都嘗試以Linux為基礎,開發下一代個人電腦及手機等3C産品的作業系統,臺灣産、官、學界有所謂的“阿里山日出計劃”,預計三年後創造出1,000億元硬體産值與100億元軟體産值,但成果不彰。

  京臺論壇26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閉幕,兩岸業界代表就移動城市、奧運商機、Linux、IPTV、移動電視等議題達成多項合作計劃。率團出席京臺論壇的臺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黃崇仁表示,今年京臺論壇討論項目擴大,加入:都市型農業、農民合作組織、綠色、能源、車用電子、移動電視、網路電視等論壇,發表近200篇專題演講,打破兩岸相關論壇紀錄。2008年北京奧運商機是本屆論壇重頭戲之一,北京奧科委還特別於會上主辦“臺灣科技産品參與奧運建設推介展覽”及“科技奧運臺商論壇”。

  另外,據報負責起草大陸資訊産品標準的“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最近將首度開放臺商加入,臺灣記憶卡大廠威剛可望成為第一家獲准加入該協會的臺灣業者。制定資、通訊産品標準是本屆京臺論壇的重點之一,據了解,在京臺論壇及華聚基金會等組織奔波下,兩岸制定3C産品標準已逐漸進入實質階段。從不接受臺灣業者的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也首度開放臺商加入,威剛可望成為第一批加入的臺灣業者。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