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港:趕海托城服務長三角
 
 
  來源:      日期:2004-09-23 17:32

 

  在與嘉興港領導的交談過程中,“為上海洋山深水港和寧波港配套”、“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的配給港、配套港和環杭州灣地區海上對外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記者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配套”———

在嘉興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嘉興港區這兩年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兩年間共完成合同利用外資3.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264億美元,是前二十年招商引資總和的三倍多,連續兩年躋身省級經濟開發區十強行列

  按照嘉興港的總體發展規劃,到2010年,將嘉興港建設成為客貨運兼備、內外貿結合、綜合性、多功能,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噸的現代化大型港口。

  優良的港口條件將使浙江嘉興出口加工區中的外商投資加工貿易出口企業、選擇國外訂單的企業、有零庫存要求的企業、採用網上訂單的企業、出口産品的龍頭企業等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給進出口貨物帶來巨大的便捷。

  招商引資建設新港城

  記者從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港區新批外商投資企業6家,增資企業3家,合同利用外資353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453萬美元。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兩年間共完成合同利用外資3.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264億美元,是前二十年招商引資總和的三倍多,連續兩年躋身省級經濟開發區十強行列。

  從地圖上看,滬杭高速、乍嘉蘇高速、01省道、乍嘉蘇航道,還有在建的杭州灣跨海大橋以及正在規劃建設的乍嘉湖鐵路和城市輕軌等,正在使嘉興港區成為“長三角”滬、蘇、杭、甬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除了交通優勢之外,更大的推動作用在於嘉興市委、市政府2001年7月著手調整乍浦開發管理體制,設立嘉興港區管委會,統一領導嘉興港務局、乍浦經濟開發區和乍浦鎮,管理範圍擴大為乍浦鎮域54平方公里和整個港務局規劃岸線。

  接著,港區管委會就提出了以化工、機電、金屬製品、港口倉儲物流等臨港産業為主導的産業發展思路,全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利用港口優勢,嘉興港區近年來引進了一批運載量大、技術密集度高、外向度高的大型臨港工業項目。”嘉興市港務管理局局長倪忠偉在採訪中告訴本報記者,在産業佈局上,除了發展石化産業,還將推進新型建材、造紙、船舶修造等臨港工業的引進和發展,爭取在臨港重化工産業發展上有新的突破。

  記者隨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參觀了港區的建設情況。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士洪也向記者介紹,目前,港口建設開始呈現多元化投資格局。報批待建的萬噸級泊位6個,合計可新增港口吞吐能力682萬噸。先後有溫州新世紀集團投資萬噸級液體石化公用碼頭、上海富春集團投資萬噸級件雜貨公用碼頭。

  打造浙北先進製造業基地

  嘉興港係國務院批准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一類口岸,口岸聯檢海關、國檢、海事、邊檢及港務機構齊全。嘉興港具有良好的深水泊位8個,千噸級泊位4個,綜合通過能力1254萬噸/年。

  2003年3月10日,國家級嘉興出口加工區經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其規劃面積2.98平方公里,成為浙江省自杭州出口加工區、寧波出口加工區後第三個獲得國務院批准的出口加工區。目前,已經完成了A區1.3平方公里範圍內綜合大樓、卡口工程、圍網工程、巡邏通道工程、監管倉庫、查驗場地、監控系統等各項驗收工程,完成總投資3.8億元,並已於今年1月10日順利通過省有關部門的預驗收。出口加工區以光機電、電子、精密儀器儀錶為産業主導,服裝、輕工等勞動密集型産業為輔助。

  他還透露,目前出口加工區正在利用標準廠房建設來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在已開工建設3萬平方米多層標準廠房的基礎上,再新建3萬平方米多層標準廠房,推動今年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8000萬美元目標的落實。爭取用3到5年的時間,引進投資5億美元以上,努力將嘉興出口加工區建設成為浙北地區的出口加工基地。

  記者也了解到,目前,總投資1000萬美元的光達電子和總投資500萬美元的三味廚具兩個外商投資項目正在洽談中。

  隨著出口加工區的設立,嘉興港區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産業的現代臨港工業開始形成産業聚集。包括浙江殼牌、嘉化等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産業特色強的石油化工項目都已落戶該區。

  資料顯示,入駐開發區的化工企業已達數十家,投資額超1000萬美元的有8家,超1億美元的有2家。其中已經陸續開工建設的項目有總投資2.4億美元的慶安化工、總投資5400萬美元的蕭山化工、總投資5180萬美元的新加坡美福化工等。

  倪忠偉也告訴記者,今年,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的目標是合同利用外資8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他還預計,到2007年將形成石化企業聚集區,可實現石化工業總産值100億元,港區臨港産業工業總産值可達200億元。

  建成海上外貿交通樞紐

  嘉興港作為浙北地區惟一的對外貿易通道,港口建設的嚴重滯後制約了港口新城建設和臨港産業的快速發展。嘉興乍浦港一期從1986年開工至1992年建成投入營運用了整整7年,二期工程從1997年至2003年也用了7年,一期、二期設計吞吐能力為142萬噸。

  2003年6月,乍浦港區二期1號、2號萬噸級多用途件雜貨泊位正式竣工,投入運作。2003年12月,三期圍堤順利合攏。目前,二期4號、5號萬噸級泊位和三期圍堤、外海碼頭建設進展順利。嘉興港貨物吞吐量已連續三年超千萬噸。

  同時,自去年組建嘉興市港口倉儲物流有限公司後,嘉興港區今年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將努力建設液體化工貨物配送和分銷中心以及糧食、木材、集裝箱等轉机和交易中心,全力構築現代物流發展平臺。

  陳士洪指出,目前,嘉興市港口倉儲物流工程已開始籌建,工程建成後集裝箱年處理能力可達34500標箱,雜物年處理能力可達13.4萬噸;公共型保稅倉庫建設前期工作也正在進行。他還進一步透露,獨山港區糧食專用碼頭項目建議書已上報市計委,預計2006年開工,2007年完成;投資2.85億元的煤炭轉机基地一期工程預計明年開工,2006年完成。

  嘉興市今年上半年工作報告顯示,嘉興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703.5萬噸,同比增長14.47%,完成集裝箱8099標箱,同比增長108.3%。

  “我們需要進一步推進港口物流,重點發展保稅倉儲、多式聯運、國際轉口、分撥配送等為重點的現代倉儲運輸物流,建設以集裝箱、糧食、煤炭集疏運、轉運為主的綜合物流園區、液體化工物流園區和海關保稅倉庫。”陳士洪認為,嘉興港必須大力拓展國際集裝箱內支線運輸,為上海洋山深水港和寧波港配套,積極推進集裝箱海河聯運業務,形成內支線、近洋支線配套,內外貿集裝箱結合,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的配給港、配套港和環杭州灣地區海上對外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

  倪忠偉也認為,嘉興港發展集裝箱支線運輸具有一定的優勢,一是嘉興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可贏得集裝箱運輸的比較成本優勢;二是嘉興港腹地發達的外向型經濟,為嘉興港帶來豐富的集裝箱箱源。洋山港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洲際集裝箱深水樞紐港,建成投産後的洋山港需要有大量的喂給港。因此,洋山港的建設對嘉興港的發展也是一種機遇,嘉興港可以為洋山港提供配套服務。

  記者還了解到,乍浦港區三期工程、二期兩個多用途泊位、獨山港區煤炭泊位等在建工程進展順利,這些工程明年完成後,嘉興港將新增萬噸級泊位4個、千噸級泊位1個,年新增吞吐能力558萬噸,從而使嘉興港年吞吐能力達到1762萬噸。

  而到2007年,嘉興港將新建萬噸級泊位8個以上,新增吞吐能力1500萬噸;到2010年,嘉興港實現貨物吞吐能力4500萬噸、集裝箱60萬標箱,步入國家大港行列。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資訊中心 北京五洲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