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況
2001年7月,嘉興市委、市政府調整理順乍浦開發管理體制,設立嘉興港區管委會,統一領導嘉興港務局、乍浦經濟開發區和乍浦鎮,管理范圍為整個乍浦鎮域54平方公里(不包括九龍山省級旅遊度假區)和整個港務局規劃岸線。
嘉興港區區位條件優越。滬杭高速、乍嘉蘇高速、杭滬01省道、乍嘉蘇航道,特別市在建設的乍嘉湖鐵路和城市輕軌、滬杭復線,使嘉興港區稱為“長三角”滬、蘇、杭、甬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嘉興港係國務院批準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一類口岸,口岸聯檢海關、國檢、海事、邊檢即港務機構齊全。嘉興港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線和建港條件。可建港岸線40公里,分為獨山、乍浦、海鹽三個港區。目前,嘉興港全港擁有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8個,千噸級泊位4個,綜合通過能力1254萬噸/年。
嘉興港區具有發展臨港產業的巨大潛力。港口後方有省級乍浦經濟開發區、國家級浙江嘉興出口加工區。 浙江乍浦經濟開發區以化工、機電、港口倉儲物流等臨港產業為主導,連續二年躋身省際經濟開發區十強行列。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化工大項目已紛紛落戶開發區,浙北重化基地正在形成。
浙江嘉興出口加工區于2003年3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浙江省字杭州出口加工區、寧波出口加工區後第三個獲得國務院[準的出口加工區,浙江嘉興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98平方公里,A區1.3平方公里已具備驗收封送運作條件。出口加工區以機電、電子、精密儀器表為產業主導。
二、開發建設情況
嘉興市委、市政府理順乍浦開發建設體制兩年多來,港區上下緊緊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搶抓機遇、開拓創新、附中拼搏,港口建設、招商引資、城鄉一體化建設、出口加工區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跨越發展,步入了乍浦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港區開發建設異軍突起,迅速成為嘉興市臨港型產業基地發展的龍頭地區和外向型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港區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創業和不斷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條適合港區的快速發展之路。
(一) 招商引資區的歷史性突破,浙北重化工基地初見雛形
港區體制調整後,黨工委、管委會充分發揮港區優勢條件,適時提出了以化工、機電、金屬制品、港口倉儲物流等臨港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兩年間共完成合同利用外資3,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264萬美元,是前二十年招商引資總和的三倍多,連續二年躋身省級經濟開發區十強行列。今年1-5月港區新批外商投資企業6家,增資企業1家;合同利用外資3201。7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60萬美元。浙江殼牌、嘉化等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產業特色強的石油化工項目相繼落戶港區,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現代臨港工業形成產業集聚。現入駐開發區的化工企業已達數十家,投資額超1000萬美元的有8家,超1億美元的有2家。目前,總投資額2,4億美元的慶安化工、總投資5400萬美元的新加坡美福項目也已簽約落戶,陸續開工建設。預計到2007年形成企業集聚區,可實現石化工業總產值100億元,港區臨港產業總產值可達200億元。
(二) 港口投資呈多元化格局,港口建設突飛猛進。
嘉興(乍浦)港一期從86年開工至92年建成投入營運用了整整7年,二期工程從97年至2003年也用了七年,一期、二期設計吞吐能力142萬噸。嘉興港作為浙北地區唯一的對外貿易通港,港口建設的嚴重滯後制約了港口新城建設和臨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此,港區黨工委、管委會把加大港口建設力度、加快港口建設步伐作為開發建設的重中之重和龍頭。2003年6月,乍浦港區二期1號、2號萬噸級多用途雜貨泊位正式竣工,投入運行。2003年12月,三期圍堤順利合龍。2002年8月、2003年9月,乍浦至寧波、乍浦至上海集裝箱內支線先後正式開通。目前,二期4號、5號萬噸級泊位和三期圍堤、外海碼頭建設進展順利。嘉興港完成貨物吞吐量以連續三年超千萬噸。今年1—5月,嘉興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80萬噸,同比增長15%,完成集裝箱6500標箱同比增長120%。港口招商引資取得突破性進展,港口建設呈現多元化投資格局。先後有新加坡美福集團、溫州新紀元集團投資萬噸級液體石化公用碼頭、上海富春集團投資額萬噸級件雜公用碼頭。目前在報批待建的萬噸級泊位6個,合計可新增港口吞吐能力682萬噸。同時,獨山港區、海鹽港區的開發建設也正在抓緊推進,獨山港區糧食、煤炭碼頭正進行前期項目報批之中。港口建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期。
(三) 城鄉一體化快速推進,城市建設暫露新形象。
港區緊緊圍繞“建設新港城,實現新跨越”目標,不斷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二年多來,港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已超過20億元,2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依山傍海規劃佔地358畝的湯山公園已初步建成並對外開放,“顯山、露海、見綠”的港城形象正在逐步展現。城鄉一體化快速推進,兩年多來共完成城市房屋拆千800多戶、16萬平方米,佔乍浦城區的近三分之一,完成撤村建居農戶2948戶(不把包括九龍山旅遊度假區),在農村合作醫療大病統籌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面覆蓋的同時,實行被徵遷農戶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配套功能不斷完善,乍浦鎮初級中學、平蝴蝶人民醫院、港區客運中心等先後建成並投入使用,乍浦高級中學正在加快建設之中。農村危橋改造全面完成,先後開通了1、2、3路城鄉公交車,基本實現村村桐公交車。與此同時,開發區供水、供電、供熱、排污等配套工程建設正抓緊進行。
(四) 全力打造浙北出口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區建設取得實效
2003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在港區設立國家及浙江嘉興出口加工區。經過近一年的艱苦努力,全部完成了A區1。3平方公里范圍內綜合大樓、卡口工程、維網工程、巡邏通道工程、監管倉庫、查驗場地、監控係統等各項驗收工程,完成總投資3。8億元,並已于今年元月10日順利通過了省有關部門的預驗收。我們按照“邊報批、邊建設、邊招商”的方針,全面開始招商引資,依由總投資1000萬美元的光達電子和總投資500萬美元的三味廚具兩個投資項目簽約入戶,另外還有多個外商投資項目正在洽談之中,僅僅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的目標是合同利用外資8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
三、思路和措施
今年是港區新一輪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當前,國家進一步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土地供應、信貸、項目審批、能源供給趨勢,這對港區來說既是壓力和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應對好了就先人一步。為此,下一步,我們將自覺服從並切實按照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一係列決策和部署,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積極適應新變化,抓住國際資本加速向長三角轉移和我國新一輪重化工業化過程開始啟動的有利時機,積極發揮港區的資源優勢,統籌協調發展,保持當前良好的快速發展態勢,實現港區新一輪跨越發展。
(一) 進一步強化港口龍頭地位,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一員
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確立和浙江省對沿海港口資源的油畫整合,嘉興港正面臨陣難得的發展機遇。港區將進一步加快港口建設步伐,鼓勵多元化投資,做大港口發展平臺。今年,港口建設總投資3。35億元,我們將確保乍浦港區三七圍堤年內竣工,三期通用、滾裝泊位年內完成工程量的80%;加快建設二期4號、5號泊位,年內完成工程量的60%;積極推進新世紀、美福、富春等一批公用碼頭投資項目建設,年內開工新世紀萬噸級泊位。同時要進一步加快推進獨山港區、海鹽港區開發建設步伐,力爭圍堤工程在年內開工,構築新的發展空間,形成新的增長點;抓緊做好獨山港區的規劃報批和海鹽港區規劃的編制,造就合理的產業布局,使港口資源最大化。
與此同時,進一步推進港口物流,重點發展保稅倉儲、多式聯運、國際轉口、分撥配送等為重點的現代化倉儲運輸物流。建設以集裝箱、糧食、煤炭集疏運、轉運為主的綜合物流園區、液體化工物流園區和海關保稅倉庫。同時,大力拓展國際集裝箱內支線運輸,為上海洋山深水港和寧波港配套,積極推進集裝箱海河聯運業務,形成內支線、近洋支線配套,內外貿集裝箱結合,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的配給港、配套港和環杭州灣地區海上對外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
到2007年,新建萬噸級泊位8個以上,新增吞吐能力1500萬噸,實現萬噸級泊位和吞吐能力翻一番;到2010年,實現貨物吞吐能力4500萬噸、集裝箱60萬標箱,步入國家大港行列。
(二) 進一步加快臨港工業集聚,建設浙北臨港產業基地。
我們將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全力開展以臨港工業為主體的招商引資活動,積極引進一批運載量大、技術密集度高、外響度高的大型臨港工業項目,盡快形成臨港工業特色優勢。要加快推進嘉化、慶安、美福、三江永明等一批重大石化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運營;同時要抓緊推進目前正在洽談、審批的大項目,爭取大項目引進的連鎖效應。產業布局上,在發展是化產業的同時,推進新型建材、造紙、船舶修造等臨港工業的引進和發展,爭取在臨港重化工產業發展上再有新突破。到2007年,港區臨港工業產值實現100個億,到2010年潮200個億,成為浙北臨港產業的龍頭地區。
同時,我們將充分發揮好嘉興出口加工區這塊“金字招牌”的獨特優勢,重點引進電子、機電、精密儀器儀表等產業,使之成為港區引進外資的新增長極。一是要抓緊爭取國家就不為盡早驗收。二是在目前期情況下要利用標準廠房建設來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在已開工建設3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的基礎上,在新建3萬平方米多層標準廠房,推動今年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8000萬美元目標的落實。爭取用3—5年的時間,引進投資5億美元以上,努力將嘉興出口加工區建設成為浙北地區的出口加工基地。
(三) 進一步加快建設濱海新港城,建成“顯山、露海、見綠”的浙北現代港口新城。
乍浦是一個千年古鎮,擁有豐富的自然、歷史、人文景觀,文化底蘊身後,人居和濱海旅遊開發極具潛力。我們要切實按照科學發展館的要求,正確處理產業布局和自然生態、產業集聚和人居環境、生產岸線的關係,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全面、謝可持續發展。要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構築26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進一步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生態乍浦、人居乍浦,在顯山、露海、見綠的同時,營造秀氣、靈氣、大氣。加快推進瑞祥寺、天風海濤閣、天妃宮古炮臺等一批歷史文化古跡的建設、修復工作,年內完成湯山公園建設,讓乍浦真正成為杭州灣北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