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優勢
水路:乍浦港通江達海,是得天獨厚的海河聯運港,港口內河港池與黃浦江、京杭大運河及全國水運網溝通。
公路:公路與全國公路網連通,距滬杭兩高速公路出口僅24公里,滬杭公路(01省道)、杭金快速通道以及乍嘉蘇公路(07省道)與出口加工區相鄰;加工區西側的乍嘉蘇高速公路2002年已經通車。
鐵路:鐵路嘉興站距出口加工區40公里且專為乍浦港建設了鐵水轉机站。正在規劃中的上海浦東至金山鐵路和乍嘉湖鐵路在此相連,形成華東地區的沿海鐵路大通道。
空運: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分別為80公里、95公里和110公里。
跨海大橋:跨海長度35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2003年開始建設,2008年建成。
優良的港口條件
作為臨港型的出口加工區可極大利用乍浦港優良的港口條件為區內企業進出口提供便利。乍浦港海岸線東起平湖市金絲娘橋,西至海鹽縣長山閘,全長70.5公里,可建碼頭岸線長約40公里,可建千噸級、萬噸級以上各類碼頭泊位100多個,年吞吐量規模可達1億噸以上。乍浦港全港可分為獨山港區、乍浦港區和海鹽港區三個港區。綜觀乍浦港,現在已建成千噸級以上各類碼頭9個,泊位18個,綜合吞吐能力可達2000萬噸,近幾年來,全港實際吞吐量持續增長,在全省地方港口中名列前茅。乍浦港已于2001年4月經國家批准列為一類開放口岸,已經配套設立了海關、邊檢、商檢等聯檢機構。按照乍浦港的總體發展規劃,到2010年,將乍浦港建設成為客貨運兼備、內外貿結合、綜合性、多功能,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噸的現代化大型港口。優良的港口條件必將使浙江嘉興出口加工區中的外商投資加工貿易出口企業,選擇國外訂單的企業,有零庫存要求的企業,採用網上訂單的企業,出口産品的龍頭企業等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給進出口貨物帶來巨大的便捷,提高國際競爭力。
自然條件
氣溫:歷年平均氣溫15.6 C。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4 C,歷年極端最低氣溫—10.6 C,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8.5 C,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 3C。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203.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140天,歷年平均降雪日數6.6天。降水多集中在4--9月,佔全年降水量的67%。
風況: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常風向SE、ESE,強風向SE。年平均風速3.3米/秒。
霧況:霧日多集中在春季3-4月,冬季10—12月。歷年平均霧日40. 3天,且霧多在上午10時後消散。
水文:潮汐屬不規則半日潮。歷年最高潮位6.75米,歷年最低潮位1.78米;平均高潮位4.40米,平均低潮位一0.29米;平均潮差4.69米,最大潮差7.52米,最小潮差1.06米。
地質:乍浦海底上層上部以淤泥質粘土、淤泥質亞粘土、淤泥質亞砂土、粘土、砂質亞粘土等結構為主。下部第四硬層(-35.5——37.3米)第五層(-39——45米)工程地質條件較好,承載力高,可作為持力層;第六硬層(-44——49米)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厚度大,承載力高。土地承載力20噸/平方米。
人力資源
嘉興市目前有高等學府1所、大專院校4所、中等專業學校6所、技工學校5所、普通高中35所、成人教育機構14所。附近上海、杭州也可向本地入大量高級人才,因此人力資源相當充沛,可以為區內企業提供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專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