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杭州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靠特色鮮明的産業集群。杭州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産業集群具有鮮明的結構特色,而且由於大量中小企業集聚發展,使杭州經濟發展充滿活力,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新技術企業逐步壯大,致力於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産業化、國際化,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著名跨國公司紛紛落戶杭州,尤其是杭州高新軟體園區內智力密集的區域優勢,聚集了諸如UT斯達康、東方通信、信雅達、華為、浙大中控等一大批優秀的高科技軟體企業,形成了一個具有工業化生産能力、互為協作聯繫的軟體産業集群,共同打造出頗具杭州特色的“天堂矽谷”的軟體品牌。
品牌以産品優勢和企業競爭優勢為基礎,但有産品優勢和企業競爭優勢不等於有名牌。在眾多企業的基礎上,仍然需要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這種龍頭企業不是從頭做到尾、包打天下的大而全的模式,而是與本地眾多中小配套企業形成互補:中小企業做零件,龍頭企業搞總裝;中小企業搞製造,龍頭企業建網路,打品牌。由龍頭企業憑藉其強大的資金實力去建造銷售網路,打造全國品牌和世界品牌,這將是以産業集群為特徵的地方創品牌的必由之路。
龍頭與集群的有機統一,最主要的特點是利用龍頭企業自身的規模技術優勢,將大企業的內部分工外部化,形成完整的專業化分工協作網路,使産業集群産生了1+1>2的競爭優勢。其競爭優勢體現在:
有利於節約成本。由於企業相對集中,可充分利用公共基礎設施,環境成本大大節約;大量同一産業的企業共聚一處,企業之間關係密切,有關市場、技術等資訊在群內傳播更加迅速,大大節省了企業搜索資訊的時間和費用;對軟體企業而言,集群化可使企業更好地共用開發平臺和測試工具,可大大節約平臺和測試成本,並增加軟體的行業規範性和軟體開發的穩定性。
有利於共用人才。集群往往造成大批軟體專業人才和熟練工人的聚集,大大降低了軟體企業在招聘技術、管理人才和熟練工人時的搜尋費用;通過建立人才培訓基地,通過培訓、考核與就業的有機結合,是高層次人才共用的一種嘗試,以此推動整個地區的發展。
有利於推進技術創新。在同一區域記憶體在大量的競爭對手,充分的競爭壓力形成強大的創新動力,使集群內每個企業都必須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集群內大量的同類企業集中在一起,面對面的交流容易激發創新的靈感,有利於形成創新的網路組織和服務體系。
有利於營造良好的企業集群創新環境。創新作為一種社會存在,不僅僅是技術的創新,更是科技、市場、制度、文化諸方面要素的整合。因此,創新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有賴於政府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在此過程中,每個人、每個社會組織,作為創新的主體必須秉持創新的觀念,敢為天下先,努力超越“知障”和“我障”,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
有利於開拓市場。市場經濟是品牌經濟,品牌又分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企業的聚集有利於形成區域品牌,擴大品牌效應;大量生産同類型産品的企業同聚一地和群內企業産品的差異性及産品功能的多樣性,使整個集群提供的産品和服務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和配套性,有利於形成專業市場吸引客戶。
有利於實現規模擴張。集群所産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市場需求,降低了設立新企業的投資風險,在集群中更容易發現産品或服務的缺口,既可不斷吸引新的投資和其他生産要素進入,也使企業裂變的頻率高,産業鏈的延長更加迅速。
企業集群以及企業集群創新是浙江經濟的特色。然而,從整體高度看,自然狀態的企業集群的創新更多表現為非自覺的無序狀態。因此,提煉並提高企業集群創新的能力需要政府的參與。通過政府參與,能夠使城市的相應行業在規模上、在品牌上、在競爭優勢上獲得質的提升,以此打響“杭派”品牌,增加“杭派”品牌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