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奠基,給慈溪市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大好契機。以“高起點規劃、高水準建設”的杭州灣新區,目前已輪廓初現:總投資7億元的啟動區塊“二橫六縱”高等級路網框架已基本形成,振邦化纖、歐洲工業園等28家企業到新區落戶,總投資達25億元。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濱海城區——杭州灣新區,即將出現在中國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南翼。 杭州灣新區位於慈溪市北部,東離寧波60公里,北距上海16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環杭州灣地區——上海、杭州、寧波三大中心城市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大橋建成後,這裡將融入滬、杭、甬2小時公路圈,區域和交通優勢十分明顯:
公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穿區而過,高速公路可通過連接線與杭甬高速、同三高速、上三高速相連;新區距329國道約13公里;新區與城區相距12公里,由二條主幹道及若干條次幹道相連;
航空——新區至蕭山國際機場和寧波櫟社機場分別為100公里、70公里,(2008年大橋建成後)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約180公里。高速公路可直達;
港口——新區將新建貨物物流中心,與中國第二大港口—寧波深水港—北侖港設立貨運直通關,相距僅70公里;
鐵路——慈溪地方鐵路貨運站經蜀山站與蕭甬鐵路相連,與新區相距15公里。
慈溪市委、市政府把新區建設時期作為接軌上海、迎接“大橋經濟”的歷史機遇,納入2小時經濟圈的重要舉措,利用慈溪産業配套完善、加工能力強以及杭州灣跨海大橋交通便捷等優勢,直接引進技術、資金、人才等。新區規劃面積為120平方公里,其中工業開發面積60平方公里,整個區域地勢平坦,非常適合大工業開發的要求。新區分成三大功能區塊:中部60平方公里區塊為工業聚集區,重點發展家電、化纖、精密儀器、電子資訊、新材料等行業,堅持發展園中園,區內已初步形成五金、家電、輕紡、漁具、電子和歐洲工業園等六大特色工業園區。東部40公里區塊為新區經濟、文化、行政中心、集商住、休閒等綜合配套功能。西部20平方公里區塊則沿杭州灣跨海大橋通道向兩側拓展,建設高檔別墅、星級酒店、高爾夫球場、濕地公園等休閒、娛樂、旅遊區。根據慈溪市“十五”計劃和遠景規劃,杭州灣新區將建成一座聚集幾十萬人口的生態型現代化工業新城,成為寧波市的北部經濟中心。
杭州灣新區近期建設中的40平方公里工業區,按照“九通一平”(道路、供電、供水、排水、排污、電信、廣電、供熱、燃氣及土地平整)的標準設施,綠地率達到40%,水域面積達11%,是國內少有的現代化生態型工業原區。先期開發的近20平方公里區塊已動工建設,一年多來,新區近期各個功能區塊規劃已編制完成,總投資7億元的啟動區塊“二橫六縱”高等級路網框架已基本形成;振邦化纖、歐洲工業園、沁園科技等企業項目和變電所、熱電廠、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均已開工建設;浙江奔多、盛泰電子、中源漁具等項目已批准進區,維科集團、寶新工業、三鼎玩具等企業項目已達成投資意向,招商形勢十分喜人。
一流服務與産業配套,是杭州灣新區的魅力所在。開發區管委會以及海關、商檢、技監、金融、工商、稅務、公安、城管等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從簡化審批手續、公開辦理制度、強化服務意識著手,建立了高效靈活的管理機制和健全的綜合服務網路。除了高效率的“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等優質投資軟環境外,充分發揮慈溪市在紡織、模具加工、機電等方面的産業優勢,著力抓好産業鏈配套。慈溪市擁有5萬多家工商企業、30多個行業、10大支柱産業,3000多種産品,36個特色塊狀經濟,很多行業已成為國內外重要的工業産品生産基地,綜合開發和配套能力堪稱國內一流,能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更為有利的投資環境。
根據杭州灣新區的遠景規劃,經過數年建設,新區將成為慈溪乃至寧波市利用外資主戰場、吸引工業的積聚地、對外展示的新窗口、新型體制的試驗地、吸引人才的新高地。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的杭州灣新區,必將以優越的區位、良好的投資環境、美好的發展前景,吸引著世人關注傾慕的目光。 (王迪 勵映忠 李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