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二核成功實踐增強了中國核電國産化的信心
 
 
  來源:      日期:2004-09-21 11:09

 


  如果説,“兩彈一艇”的成功研製是中國核工業在第一次創業中的驕傲,那麼,自主發展核電則是中國核工業在第二次創業中的驕傲。

  秦山核電二期工程是我國第一座60萬千瓦級核電站,是在30萬千瓦核電站基礎上,由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又一座核電站。秦山二期在艱難中起步,建設過程中困難很多,遇到的問題也很多。我們的設計人員、建設人員和管理人員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秦山二期工程建設成功,實現了我國核電自主化、國産化的重大跨越,也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堅定不移推進核電國産化發展的信心。

  由於我們是第一次自主設計60萬千瓦級核電站,所以,設計與進度比較而言,在有些方面是滯後的,現場經常出現停工待圖的局面。為了保證工程按計劃推進,作為設計總包院的核二院,面臨很大的壓力,克服了很多的困難。工程最緊張的時候,設計院完成的重要圖紙,馬上派人坐飛機送往秦山。現場拿到圖紙後,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施工。

  核工業有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充分發揚核工業創業精神的建安隊伍。這支隊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揚了團結協作、為國爭光、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精神,把能夠親身參與我國第一座60萬千瓦級商用核電站這樣的偉大工程,看成是為國爭光、為核工業爭氣、體現自身價值的最好實踐。他們為了搶工期、趕進度,發揚了老軍工的優良傳統,不怕困難,不顧疲勞,常常是連續奮戰在工地上,其拼搏和奉獻精神非常感人。

  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的領導班子,為了核電建設也是嘔心瀝血。為了按期完成任務,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總經理部的領導常年累月不休息,他們結合工程實際,強化組織協調,促進了工程建設。如果沒有這樣一種精神,也就沒有二期的今天。

  由於秦山二期在核電國産化中的特殊地位,中核集團公司的領導非常關心支援二期的工作,始終把秦山二期工程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黨組除經常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二期工作外,李定凡同志還親自帶隊,僅2000年在現場就開了7次協調會,2001年去現場11次。這些協調會和相關的舉措大大加快了秦山二期的進度。一方面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另一方面也極大地鼓舞了建設者的志氣和信心,更重要的是使建設者凝成一股精神,産生一種凝聚力,一心一意把二期建設好。   正是有了多方的大力協同,秦山二期建設結出了纍纍碩果。秦山二期在建設中取得了一回路水壓試驗、安全殼強度和密封性試驗、汽輪發電機組非核蒸汽衝轉、首次裝料、首次臨界試驗、並網發電等8個重大試驗一次成功。1號機組提前47天投入商業運作,2號機組順利建成投産。

  1號機組2002年負荷因子為74.9%,2003年為81.2%,並在第二個燃料迴圈創造了連續運作141天的好成績。兩年來的運作結果表明,秦山二期的設計、建造、設備製造、調試、運作的品質是好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安全性能和技術經濟性能是好的。電站的安全和品質完全符合國家核安全法規和國際規範的要求。

  秦山二期取得的可喜成績,是我們核工業的驕傲,是核工業的光榮,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光榮。秦山核電二期的成功實踐,是中國核電發展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營成功的又一典範,使中國核電發展的自主化能力有了一個大的跨越,為中國核電的自主化發展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秦山二期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取得這些成績,令人鼓舞和振奮。如果秦山二期不成功,將嚴重影響我國發展核電國産化的信心。

  從事業發展來講,核電是中核集團公司三大支柱産業的龍頭。核電上去了,必將帶動其他産業的發展,帶動整個核工業的發展。

  核電是國家的高技術戰略産業。中國核電的發展,必須堅持“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指導思想,必須走自主化、國産化的道路,必須掌握主導權和主動權,必須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中國有沒有基礎和能力發展自己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有沒有能力立足自主支撐和發展自己的核電事業,二期的成功實踐就充分證明了,中國具備了這個能力。我們應當有這個志氣,有這個信心。


  首先是設計,秦山二期是我們自己設計的;第二是建造,秦山二期現場施工沒請一個外國專家,都是自己建造的;第三是設備製造,55項重點設備中的47項實現了國産化,兩台機組的設備國産化率達到了55%;第四是運作和管理,二期投産以來運作業績很好。這些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中國自主發展核電是有能力的。

  實現核電自主化和國産化,意義相當重大。第一,有利於保持和發展核工業隊伍,提高我國的核科技水準;第二,有利於帶動國內機械、電子、儀錶等相關行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第三,可以提高我國在高技術戰略産業的主導權,增強國家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中國的核電發展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20多年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正是因為這些成績,我們又迎來了核電發展新的春天。

  中核集團公司作為國家核電事業發展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肩負著自主發展民族核電的歷史重任和神聖職責。我們要抓住核電發展的新機遇,抓住中央支援核電自主發展的大好形勢,充分發揮在核電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建設、自主運營、核燃料供應、核電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基礎、能力、經驗等整體優勢,積極推進中國核電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我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有秦山一期、秦山二期自主化建設的成功實踐,有中外合作建設大亞灣、嶺澳、秦山三期、田灣核電工程的成功經驗,有核工業“兩彈一艇”的優良傳統,有自主創新、為國爭光的企業信念,中核集團公司一定能按照國家制定的核電發展的大政方針,努力地完成好核電自主化、國産化的重任,使核電逐步成為我國能源領域中的重要力量,為我國電力供應、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 康日新)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資訊中心 北京五洲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