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浙江”知名網絡媒體採訪團6月9日來到位于浙江省海鹽縣的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這里緊傍風景秀麗的杭州灣,承擔了我國首座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裝機容量為兩臺65萬千瓦商用壓水堆核電機組——秦山核電二期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管理。
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88年, 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申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公司和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本金24億元人民幣。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現有正式員工81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121人,具有中級職稱者299人。
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公司本著“開拓進取,求實創新”的企業理念,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拼搏和精心打造,1#機組于2002年4月15日投入商業運行,比計劃提前了47天。2002年,1#機組發電34.9億千瓦時,負荷因子達到74.9%,高于設定的機組性能指標,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5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一號機組安全、經濟、高效運行的同時,2#機組也已全面進入調試階段,當二號機組全部建成後,兩臺機組每年可向華東電網輸送80多億千瓦時電力。
背景資料
作為我國國產化核電站的兩座里程碑,秦山一期核電工程和二期核電工程之間有哪些區別呢?
1992年12月15日,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秦山一期核電站成功並網發電,實現了核電“零”的突破,也實現了核武器、核潛艇研制成功後我國核工業的又一歷史性突破,使我國成為繼美、英、法、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第七個擁有核電站完整技術的國家。這座30萬千瓦的核電站是一座原型堆,在設計、建造、管理和運行等各個環節積累了一整套核電國產化經驗。
秦山二期核電工程是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管理和運營的商用核電站,裝機容量2×60萬千瓦,是按照“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方式建造的。秦山二期工程的建成,增強了我國自主發展核電的能力,為自主設計、建造百萬千萬級核電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秦山一期到秦山二期,標志著我國核電實現了三大歷史性的跨越:實現了按照國際先進核電標準設計,通過引進先進技術並消化吸收,進而大幅度提高自主設計研制能力的跨越;實現了核電建設由行政安排到市場經濟的跨越;實現了由30萬千瓦原型堆到60萬千瓦標準化的商用堆的跨越,為自主設計、建造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打下了基礎。
據悉,2003年秦山二期全年累計發電46億多千瓦時,上網43億多千瓦時,全年機組負荷因子達到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