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臺灣網首頁  專題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圖片  瞬間留念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  大陸農業投資政策  評論大觀
 
 
臺灣水果:離我們還有多遠?
 
 
  來源:      日期:2005-08-09 15:00

 

  蓮霧、鳳梨、茂谷柑、葡萄柚、珍珠番石榴……這些産自臺灣中南部的水果現在已經擺上了廣州、廈門、上海、北京的貨架。面對他們,大陸的消費者是怎樣一番滋味在心頭?而這些水果所蘊含的豐富的兩岸政經資訊又給了我們哪些啟示?臺灣水果,真的已經走近我們了嗎?

  我們不能錯過蓮霧

  ■在臺灣種類豐富的水果中,有人將蓮霧尊為“水果皇帝”。蓮霧色澤深紅,狀如瘦長的蘋果,脆甜多汁,營養豐富,曾在臺灣的水果拍賣市場創下天價。記者在臺灣採訪時,曾有一位臺北朋友乘飛機南下到果園買蓮霧,他的一句話令記者印象深刻:“我們不能錯過蓮霧。”

  除蓮霧外,臺灣還盛産各種熱帶、亞熱帶、溫帶水果,全年供應不斷。臺灣中、北部平原出産柑橘、番石榴、枇杷、番荔枝等,南部則是香蕉、蓮霧、芒果、楊桃的天下。而大陸人熟悉的蘋果、梨、水蜜桃在臺灣的山區也有出産。

  水果種植是臺灣農業的主要支柱,種植面積僅次於稻米,年産265萬多噸,大部分外銷。臺灣水果曾在美國、日本的市場風光一時。但由於受外銷市場經濟景氣的影響,加上東南亞水果的價格競爭,臺灣水果外銷面臨危機;島內市場也因為加入世貿組織後市場壁壘降低,被外來水果搶佔,致使臺灣果農年年豐收年年受損,陷入困境。他們辛辛苦苦投入資金,運用高科技生産出的高品質熱帶水果,因找不到市場有時只能任其爛掉。2004年年底,臺南柳橙大豐收,卻沒料到成本10元新台幣的柳橙,産地價只能賣到4元新台幣。

  此時,就近開拓大陸市場,讓臺灣水果登陸,是臺灣水果的一條生路。

  你為什麼那麼貴

  ■祖國大陸了解到臺灣農産品特別是臺灣水果銷售的困境後,今年2月提出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主張,並開始了一系列準備工作。胡錦濤總書記與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正式會談,都將在大陸銷售臺灣農産品列為一項重要內容。5月3日,祖國大陸又宣佈將檢驗檢疫準入的臺灣水果由12種擴大到18種,並對10余種臺灣水果實行零關稅措施。海關、質檢等部門設定了通關便利、隨到隨檢等措施……迎接臺灣水果登陸的坦途漸漸成形顯現。

  5月,臺灣零關稅水果相繼從福州、上海、廈門登陸,這些水果附著的新聞性吸引了大陸市場,也引起大陸消費者的關注與一時追捧。但市場就是市場,終會鉛華洗盡靠價格説話。臺灣優質蓮霧高達100元人民幣1公斤;在上海市場,同樣是芒果,臺灣大金煌芒果每公斤售價為19.6元、象牙芒為15.6元、工芒為21.6元,而海南芒果的價格卻只有7-8元;臺灣木瓜賣到每公斤8元左右,海南木瓜不到6元。在熱鬧聲中嘗過新鮮後,更多的消費者還是選擇價格便宜的水果日常消費。面對近在眼前的優質臺灣水果還是覺得遙遠,無奈發出“你為什麼這麼貴”的感慨。

  其時,零關稅後的臺灣水果價格已經回落了15%-20%,但由於臺當局遲遲為“三通”設限,海峽兩岸通途變天塹,所以空運臺灣水果都要繞道香港,而海運則要繞道日本。臺灣水果到大陸的運費比到日本、韓國高出近四成,這便令臺灣水果在大陸高“價”不勝寒了。

  讓水果回歸水果

  ■雖然大陸已是臺灣的第四大農産品出口市場,但臺灣水果僅佔大陸進口水果總額的1.47%,其中發展空間巨大。據臺灣的農業專家評估,如果臺灣有1/3的水果能夠進入大陸市場,臺灣果農便可收回成本。

  一方面是急於找市場的臺灣水果,一方面是一水之隔的大陸龐大的水果市場,而且祖國大陸已經為水果登陸一路放行,但臺灣水果如兩岸民眾所盼進入尋常百姓家尚不樂觀。臺灣主政者曾經公開號召臺南果農不要把水果賣到大陸,並對於果農的要求和大陸提出的各項促銷臺灣農産品的主張或裝聾作啞,或王顧左右。究其原因,臺灣農業的出路、果農的生活都抵不過政治。臺灣當局政治第一的思路成了臺灣水果最大的災難。

  離間臺灣民眾和祖國大陸的感情是民進黨當局的一貫作法,特別是在擁有眾多支援者的臺灣中南部地區,水果事小,阻擋果農與祖國大陸的接觸事大。如果臺灣當局真如自己所説的那樣關心民眾的福祉,那麼,據專家測算,臺灣水果如果直航大陸,價格將降低10%以上,便可覆蓋更廣大的市場。臺灣當局能否展現放行水果直航的誠意?可嘆尚無跡象可尋。

  “三通”不通已經浪費了兩岸民眾巨大的金錢物力,現在又成為臺灣水果暢銷大陸市場的最大障礙,能否讓政治歸為政治,水果歸為水果,我們期待著臺灣主政者的誠信和智慧。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