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臺灣網首頁  專題首頁  最新消息  最新圖片  瞬間留念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  大陸農業投資政策  評論大觀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的建設與發展
 
 
  來源:      日期:2005-10-19 10:01

 

  為推動兩岸農業合作,發揮大陸不同地區農業資源優勢與臺商資金、技術與管理優勢,1997年起,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農業部與外經貿部先後聯合批准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海南省、山東省平度市、黑龍江省多個縣市與陜西楊淩等建立了5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開創了兩岸農業合作的新模式。

  福建省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是1997年由國家批准的第一個以促進海峽兩岸農業經貿發展、擴大農業合作的試驗區,也是成效比較好的試驗區。目前,該試驗區包括了福州與漳州兩個試驗區,也是目前成效最好的試驗區之一。福州試驗區以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為重點,即發展水果、蔬菜、花卉、糧食、食用菌、畜禽、水産、林竹等8大産業,建立了亞熱帶優質高效農業合作區、山地綜合農業合作區、沿海漁業合作區、城鄉觀光農業合作區、海島綜合開發合作區與綠色食品生産合作區等6個合作基地。福州試驗區在啟動福清、閩侯、浪岐3個示範區的基礎上,2001年又新批准羅源、連江與晉安3個示範區。

  漳州實驗區以發展外向型農業為重點,主要包括發展糧食、水果、花卉、畜牧、林竹、食用菌、蔬菜與水産8大類産業,先後建立了農産良種引進隔離區、長橋農業園藝科技合作園區、南溪流域耕地綜合開發合作區、東山灣水産養殖合作區、東山水産品加工貿易合作區及雲洞岩、三平觀光休閒農業合作區等8個合作試驗區。

  據統計,到2000年6月,福建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計有臺資農業企業892家,合同臺資11. 86億美元,實際到資7. 16億美元 ,估計目前臺資企業超過1000家,合同臺資在15億美元,實際投資在10億美元,顯示臺商在福建農業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兩個試驗區內。

  山東平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是1999年3月獲准興建。該試驗區以農副産品加工、種植、養殖為主,劃分為七大合作生産區,即優質葡萄合作生産區、綠色食品花生合作生産區、名優水果合作生産區、名優花卉合作生産區、無公害蔬菜合作生産區、良種畜禽合作生産區,優質種子(苗)合作生産區。另設有四大功能區,即魯臺農業科技資訊交流中心、魯臺農副産品展銷中心、農業高薪技術合作試驗區與臺資農副産品加工區。到2000年底,平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有臺商投資農業企業105家,總投資2. 25億美元,合同臺資1. 9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7081萬美元。其中臺灣大華農業公司已租用了8000多畝土地,引進日本優質蘋果與水梨等種植,産品大部分出口。由於該試驗區具有較好的資源優勢,發展潛力尚大。

  黑龍江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呈現點狀分佈,包括了哈爾濱市、牧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與黑龍江農懇總局。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畜牧業與林業生産基地,正好是臺灣缺乏的領域,為具備資金與技術優勢的臺商在此一地區開發提供了條件,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海南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是唯一以全省為範圍的試驗區,于1999年初設立。海南省與臺灣氣候條件類似,是發展熱帶農業的最佳地區。臺商投資已初步形成優良品種引進繁育場、熱帶水果開發區、熱帶花卉開發區、水産品養殖開發區、休閒農業開發區、農産品加工保鮮區、甘蔗種植區、蔬菜開發區等“一場七區”的雛形。臺資企業還形成十多個較大規模的制種育苗基地,如豬苗繁育基地、魚苗繁育基地、無性繁殖蘭花和單細胞培育香蕉苗基地、蔬菜種苗基地、西瓜及洋香瓜種子制種基地與芒果種苗基地等。臺資農業企業已成為海南省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銷市場與外銷創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陜西楊淩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2000年批准,正式成立於2001年。該試驗區內設立農業科學園區、農業産業 園區、現代農業及社區建設示範園區、農産品儲運與行銷園區、農業推廣輻射園區和農業觀光休閒帶等六大專業區。楊淩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有雄厚的農業科研力量,在未來西部開發中對於促進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該試驗區剛剛起步,需要充分利用楊淩的科研優勢與西部開發機遇,以此開發區作為基地,加強兩岸在西部農業領域的投資與合作。

 (來源:中國網 )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